中醫(yī)古籍
  • 黃白散

    《回春》卷八:黃白散處方

    榆樹根白皮(為細(xì)末)1兩,黃丹2錢。

    制法

    上藥攪勻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湯火傷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牲畜火傷,照患處涂之;須臾流水出可治;不流水,是燒得太重,不可治也。然人被燒亦同此斷。

    摘錄《回春》卷八《古今醫(yī)鑒》卷十五:黃白散處方

    黃柏1兩,輕粉3錢。

    制法

    上為末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臁瘡濕毒及遍身熱瘡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用豬膽汁調(diào)涂,濕則干摻。

    摘錄《古今醫(yī)鑒》卷十五《外科大成》卷四:黃白散處方

    大黃1兩,白芷1兩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杖瘡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水煎濃汁,揉洗傷處,以癢至痛、痛至癢、瘀散見(jiàn)紅為度,拭干貼藥。

    摘錄《外科大成》卷四《回春》卷五:黃白散處方

    黃柏、孩兒茶、枯白礬各等分。

    制法

    上為細(xì)末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口瘡及口中疳瘡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凡患人先用陳倉(cāng)小米熬湯,候冷漱口潔凈,次將藥末摻患處。不拘3-5年諸治不愈者,此藥敷3-5次即愈。

    摘錄《回春》卷五《普濟(jì)方》卷三○一:黃白散處方

    黃柏皮、黃連(去須)、白礬(煅過(guò))、白蛇皮(燒灰)各等分。

    制法

    上為細(xì)末,入麝香、臘茶末各少許和勻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去風(fēng)干水。主風(fēng)毒流行,近谷道四畔時(shí)復(fù)生泡,癢而生痛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津唾調(diào)涂;過(guò)癢抓破,水出即涂;如水多,即干搽。

    摘錄《普濟(jì)方》卷三○一《醫(yī)方類聚》卷一六四引《吳氏集驗(yàn)方》:黃白散處方

    白礬2錢(飛),黃丹3錢(炒紫色)。

    制法

    上為末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解驢涎馬汗中毒物。主

    用法用量

    涂患處;如干,油調(diào)。

    摘錄《醫(yī)方類聚》卷一六四引《吳氏集驗(yàn)方》《醫(yī)方大成》卷八引《簡(jiǎn)易》:黃白散處方

    雄黃、白礬、細(xì)辛、瓜丁各等分。

    制法

    上為細(xì)末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鼻齆,息肉,鼻痔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搐于鼻中。

    摘錄《醫(yī)方大成》卷八引《簡(jiǎn)易》《圣濟(jì)總錄》卷一三三:黃白散處方

    黃柏(蜜炙)1分,白堊1分,蕪荑(并為末)1分,杏仁(去皮尖雙仁,研膏)7枚,膩粉(研)2錢匕。

    制法

    上藥再同研勻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下注生瘡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先以鹽漿水洗,候干,以藥散敷之。

    摘錄《圣濟(jì)總錄》卷一三三《圣濟(jì)總錄》卷一二三:黃白散處方

    芒消(研)1兩半,硫黃(研)1兩。

    制法

    先將芒消于銚子內(nèi)熬令沸,澄清,下硫黃末于銚子內(nèi),攪令焰出絕,傾在新碗內(nèi),放冷,為細(xì)末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狗咽。喉中忽覺(jué)結(jié)塞不通,如喉痹狀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每服半錢匕,新汲水調(diào)下。

    摘錄《圣濟(jì)總錄》卷一二三《普濟(jì)方》卷三九七:黃白散處方

    大黃半分,白術(shù)半分。

    制法

    上為末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小兒脾虛熱,大小便出黃沫如蟹吐沫者,良久即青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每服半錢,水半鐘,煎3分,空心服。

    摘錄《普濟(jì)方》卷三九七《外科證治全書》卷二:黃白散處方

    輕粉1錢,杏仁(去皮尖)1錢,白礬1錢,雄黃1錢,麝香少許。

    制法

    上藥用乳缽先研杏仁如泥,后入雄、礬、麝香為極細(xì)末,瓷器收貯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厚味擁濕熱蒸于肺門,致患鼻痔,生鼻孔內(nèi),如肉贅下垂,色紫微硬,撐塞鼻孔,氣息不通,香臭莫辨;或臭不可近,痛不可搖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患者于臥時(shí)用筋頭蘸米粒許,點(diǎn)息肉上,每日1次。半月效。

    摘錄《外科證治全書》卷二
更多中藥材
  • 《洞天奧旨》卷六:八仙丹處方大黃6克,金銀花120克,當(dāng)歸尾30克,玄參60克,柴胡9克,炒梔子9克,黃柏9克,貝母9克。功能主治清熱解毒,化痰行氣。主濕熱下注。(陰囊皮炎)用法用量水煎服,每日1劑,日服2次。摘錄《洞天奧旨》卷六《傷科方書......
  • 處方熟干地黃30兩,五味子4兩,天門冬12兩(去心,焙),菖蒲6兩,遠(yuǎn)志4兩(去心),石韋4兩(去毛),白茯苓2兩,桂心2兩。制法上為細(xì)散。功能主治服三十日力倍于常,六十日氣力盛,眾病皆除,三百日行及奔馬,五百日毒害不能中,千日夜視有光。主......
  • 處方雷丸1兩,錫灰1兩半,白蕪荑1兩,木香1兩(不見(jiàn)火),錦紋大黃1兩,檳榔12兩(雞心者),使君子1兩(取凈),黑丑頭末3兩(不見(jiàn)火)。制法上為細(xì)末,加蔥白1斤,煮沸,露1宿,為丸,如粟米大。功能主治驅(qū)蟲,化積,消氣。主男子、婦人、小兒外......
  • 處方何首烏4錢,地骨皮4錢,茯苓4錢,黨參2錢,生地黃2錢,熟地黃2錢,天門冬2錢,麥門冬2錢。功能主治身體虛弱,精神疲倦。用法用量水煎服。摘錄《家庭治病新書》......
  • 《喉科指掌》卷一:八仙散處方人中白1兩(煅存性用),生大黃1兩2錢,生石膏5錢,元參6錢(鹽水炒),黃芩1兩4錢(酒炒),玄明粉7錢,僵蠶末3錢,瓜硝8錢,輕粉1錢。制法上為細(xì)末,用煉蜜為錠。功能主治咽喉潰爛。用法用量每服2錢,放舌上,津化..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