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醫(yī)古籍
  • 還童丹

    《攝生眾妙方》卷二:還童丹處方

    熟地黃(酒拌,蒸,臨時(shí)杵成膏)150克 牛膝(去蘆,酒洗)120克 黃耆(破開,蜜水拌透,炙)120克 五味子(去核)60克 覆盆子120克 地骨皮(去骨)白茯苓(去皮)白蒺藜(另杵,炒)桃仁(去皮、尖)各120克 胡桃仁(溫水浸,去皮)150克 菟絲子(先用水洗凈,次用好酒拌,浸半濕時(shí)杵成餅,焙干,為末)150克

    制法

    上藥除胡桃仁、桃仁、熟地黃搗成膏,余藥同為細(xì)末,加入前藥,再入煉蜜,共杵勻,丸如梧桐子大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補(bǔ)腎固精。治腎水不足,須發(fā)蒼白,眼目昏花,腰腿疼痛,遺精滑精,陽事衰減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每服50~70丸,晨、晚好酒進(jìn)服,或間用鹽湯送下。

    若不滿五十歲者服,可減胡桃仁60克,恐其太滑。但大便燥則不必減。

    注意

    服藥期間,忌食蔥、蒜、蘿卜。

    摘錄《攝生眾妙方》卷二《普濟(jì)方》卷二二四引《德生堂方》:還童丹別名

    保靈丹、延壽丹、陰陽丹

    處方

    沉香1兩,白茯苓1兩,木通1兩,熟地黃1兩,晚蠶蛾1兩,桑螵蛸1兩,巴戟(酒浸,去心)1兩,安息香(研)1兩,益智仁1兩,牛膝(酒浸)1兩,胡蘆巴(酒浸)1兩,木香1兩半,紅花5錢,沒藥(研)5錢,蓮心5錢,蓮肉(凈)5錢,細(xì)墨(燒煙)5錢,五色龍骨(煅)5錢,朱砂5錢,菟絲子(酒浸)7錢半,蓯蓉1兩2錢(酒浸),破故紙7錢(酒浸),青鹽3錢,麝香1錢,海馬1對(微酥炙炒),母丁香7錢。

    制法

    上為細(xì)末,酒糊為丸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壯氣血筋力,助脾胃,進(jìn)飲食,益顏色,添精髓,固元陽。主

    用法用量

    每服30丸,加至50丸,空心酒送下。此藥不濕不燥,老少可服,大通氣血,駐顏生精,服之7日見效。夏月茶清下妙,干物壓之。

    摘錄《普濟(jì)方》卷二二四引《德生堂方》
更多中藥材
  • 處方半夏7個(gè)(湯泡7次,每次百沸,候冷用手搓去滑),全青橘皮4個(gè),棗子5個(gè),烏梅5枚,草果子2枚,生姜2塊(草果大),甘草2寸(炙黃)。制法上并洗凈,爛捶碎。功能主治嵐瘴及一切瘧疾。用法用量同入砂瓶內(nèi),用水1大碗,以濕紙蓋頭及嘴,以文武火煮......
  • 處方半夏1錢5分,真藿香1錢,干姜(炒)1錢,甘草5分,白茯苓1錢,廣陳皮1錢,白術(shù)1錢(炒)。功能主治痰邪留于胸膈,胃口熱甚,皆令嘔不止,下之嘔當(dāng)去,今反嘔者,此屬胃氣虛寒,少進(jìn)飲粥,便欲吞酸者;瘟疫下后,脈靜身涼,不渴不燥,胃寒嘔逆。用......
  • 《備急千金要方)卷十三:半夏補(bǔ)心湯處方半夏12克 宿姜10克 茯苓 桂心 枳實(shí) 橘皮各6克 白術(shù)8克 防風(fēng) 遠(yuǎn)志各4克制法上九味,嘆咀。功能主治溫胃健脾,理氣化飲。主脾胃虛弱,寒飲內(nèi)停,脘腹脹滿,悲憂不樂,夜多異夢。用法用量以水1升,煮取4......
  • 處方黃柏(炒)、黃芩(炒)、山梔子(炒)、半夏各等分。功能主治一切暑熱毒,五心煩躁,口舌咽干。用法用量每服5錢,水煎服。摘錄《校注婦人良方》卷七......
  • 《圣濟(jì)總錄》卷一一九:半夏酒處方半夏10枚。功能主治舌腫滿口,氣息不通,須臾殺人,急以手指刺破,潰出惡血,亦可用微針決破,次用此藥。用法用量以苦酒1升,煮取8合,稍稍漱口,熱含冷吐。半夏動人咽喉,以生姜汁解之。摘錄《圣濟(jì)總錄》卷一一九《圣惠..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