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醫(yī)古籍
  • 紅龍散

    明·方賢著《奇效良方》:紅龍散處方

    朱砂(別研.一兩半) 五靈脂(一兩半) 全蝎(半兩) 茯神(一兩) 萆薢(一兩) 片腦(別研.半錢) 麝香(別研.半錢)

    炮制

    上為細(xì)末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治一切中風(fēng),前開關(guān)竅,不致枯廢,此藥后,服治風(fēng)之藥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每服二錢,用溫酒或荊芥薄荷湯調(diào)服。

    摘錄明·方賢著《奇效良方》《普濟(jì)方》卷三八五:紅龍散處方

    牙消1分(瓷盒子內(nèi)固濟(jì),火煅通赤,先掘1地坑子,以甘草水洗令濕,紙襯藥入坑子內(nèi)1宿,取出研末),朱砂(研)1錢,干蝎7個(gè)(微炒),龍腦半錢。

    制法

    上為細(xì)末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小兒壯熱不解,及驚風(fēng)熱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每服半錢或1字,參苓湯調(diào)下。驚熱者,冷水調(diào)下;熱甚者,冷水研生地龍汁調(diào)下。

    摘錄《普濟(jì)方》卷三八五《幼幼新書》卷八引《譚氏殊圣》:紅龍散處方

    龍腦少許,朱砂半錢,龍齒2錢,天南星5錢(先須水浸7日,逐日換水,日滿取出,切片,曬干,為末),鉛白霜3錢。

    制法

    上為極細(xì)末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小兒急慢驚風(fēng)及四時(shí)傷寒,渾身壯熱,唇口焦干,兩目翻露,手足搐搦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每服1字,蔥白、金銀煎湯送下。連吃2-3服,候驚汗出為妙。

    注意

    忌一切毒物。

    摘錄《幼幼新書》卷八引《譚氏殊圣》《普濟(jì)方》卷三六八:紅龍散處方

    海金沙半兩,朱砂2錢,腦半字,麝半字,桂府滑石1兩半。

    制法

    上為末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小兒夾驚傷寒,額赤氣粗,睡臥不安,及驚熱,小便不通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燈心湯調(diào)下。

    摘錄《普濟(jì)方》卷三六八《三因》卷二:紅龍散處方

    朱砂(別研)半兩,五靈脂半兩,茯神(去心中木)1兩,萆薢1兩,全蝎半兩,腦麝1錢(別研)。

    制法

    上為末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開關(guān)竅。主中風(fēng)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每服2錢,酒調(diào)服。

    摘錄《三因》卷二
更多中藥材
  • 《內(nèi)科摘要》卷下:阿魏膏處方羌活 獨(dú)活 玄參 官桂 赤芍藥 川山甲 生地黃 兩頭尖 大黃 白芷 天麻各15克 槐、柳、桃枝各9克 紅花12克 木鱉子20枚(去殼)亂發(fā)(如雞子大)1塊制法上用香油1.12千克,煎黑去滓;入發(fā)煎,發(fā)化仍去滓;徐......
  • 《內(nèi)科摘要》卷下:阿魏膏處方羌活 獨(dú)活 玄參 官桂 赤芍藥 川山甲 生地黃 兩頭尖 大黃 白芷 天麻各15克 槐、柳、桃枝各9克 紅花12克 木鱉子20枚(去殼)亂發(fā)(如雞子大)1塊制法上用香油1.12千克,煎黑去滓;入發(fā)煎,發(fā)化仍去滓;徐......
  • 處方防己1兩5錢,荊芥1兩,白芷1兩,赤芍1兩,當(dāng)歸1兩,黃連1兩,黃柏1兩,風(fēng)子肉1兩,人參1兩,連翹1兩,蓬術(shù)1兩,黑丑1兩,寸香1錢,香油2斤,黃丹8兩。制法桃、槐、柳、榆、桑枝各7條,長(zhǎng)一寸,為膏聽用。另以風(fēng)子肉二兩,川山甲八錢,乳......
  • 處方青皮3兩,陳皮2兩,良姜2兩,紅豆2兩,桂(去粗皮)1兩,縮砂(去皮)2兩,蓬荗(炮)2兩,草果子(去皮)2兩,干姜(炮)、萊菔子2兩(炒),木香2兩,硇砂半錢,阿魏1分(并硇砂用醋化,去砂石,研)。制法上為末和勻,面糊為丸,如綠豆大。......
  • 處方阿魏3錢,蝸牛(炙)3錢,象貝母3錢,月石1錢5分,桃仁1錢,僵蠶10條,南星3錢,腰黃3錢5分,冰片3分。制法上為末。功能主治瘰疬痰塊等。用法用量大膏藥中攤貼。摘錄《青囊秘傳》..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