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醫(yī)古籍
  • 紅消散

    《洞天奧旨》卷五:紅消散處方

    紅內(nèi)消3錢,秦艽2錢,蒼耳子3錢,紫花地丁5錢,石葦2錢,天花粉3錢,天門冬3錢,羌活2錢,炙甘草3錢,當(dāng)歸1兩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肩臑生陽癰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水煎服。初發(fā)者2劑即消。

    注意

    已潰者忌服。

    摘錄《洞天奧旨》卷五《千金珍秘方選》引徐洄溪方:紅消散處方

    炙蜈蚣(去頭、足、尾)、血竭、水飛雄黃、乳香(去油)、沒藥(去油)各等分。

    制法

    上為極細末,生蜜為丸,如梧桐子大(以糯米粥為丸更妙)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喉風(fēng),兼治無名腫毒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薄荷湯送下1丸,重則3丸。

    摘錄《千金珍秘方選》引徐洄溪方《青囊秘傳》:紅消散處方

    樟水1兩,銀朱3錢。

    制法

    上為末,和勻收貯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游風(fēng)丹毒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用時以野菊花葉搗汁調(diào)搽。

    摘錄《青囊秘傳》
更多中藥材
  • 處方蘄艾4錢,烏梅1個(上鉆1孔)。功能主治大便下血。用法用量以蘄艾包烏梅,用線扎定,水2鐘,煎8分,空心溫服。摘錄《內(nèi)經(jīng)拾遺》卷一......
  • 處方生艾(搗,取汁)。功能主治下蛔。主蛔蟲,或心如刺,口吐清水。用法用量取肥香脯1方寸片,先吃,令蟲聞香,然后即飲1升。摘錄方出《證類本草》卷九引葛氏方,名見《圣濟總錄》卷九十九......
  • 處方艾1兩(銼細)。功能主治一切癬。用法用量以釅醋半升,煎取濃汁,去滓,涂摩癬上,日3-5次。摘錄《圣濟總錄》卷一三七......
  • 《外臺秘要》卷三引阮河南方:艾湯別名葶藶苦酒湯(《類證活人書》卷十六)。處方苦酒(即米醋)300毫升 葶藶(熬,杵膏)9克 生艾汁(無生艾,以熟艾,或用艾根搗取汁)100毫升功能主治傷寒七八日,內(nèi)熱不解,發(fā)狂煩躁,面赤嚼痛。用法用量上藥煎取......
  • 處方艾不拘多少。制法燒灰細研。功能主治吐血。用法用量每服2錢匕,新汲水調(diào)下。摘錄《圣濟總錄》卷六十八..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