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醫(yī)古籍
  • 琥珀湯

    《產(chǎn)科發(fā)蒙》卷四:琥珀湯處方

    琥珀3克 人參 白術(shù)各9克 茯苓6克 桂枝 附子 干姜 砂仁各3克 陳皮 破故紙 桑白皮(童便浸,炒)各6克

    功能主治

    益氣溫腎,利水消腫。治脾腎虛寒,小水不利,遍身腫滿,或咳喘者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上藥水煎,空腹時(shí)服。

    摘錄《產(chǎn)科發(fā)蒙》卷四《圣濟(jì)總錄》卷五十三:琥珀湯處方

    琥珀1兩,大黃(銼,炒)1兩,滑石(碎)1兩,車前子1兩,車前葉1兩。

    制法

    上為粗末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轉(zhuǎn)胞。小便不利,煩悶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每服2錢匕,水1盞,蔥白半分(拍碎),煎至7分,去滓溫服,不拘時(shí)候。

    摘錄《圣濟(jì)總錄》卷五十三《圣濟(jì)總錄》卷五十三:琥珀湯處方

    琥珀(研)1兩,阿膠(炙燥)半兩(別搗),蔥白(切)2-7莖,車前草(銼)3兩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胞轉(zhuǎn)。臍下急滿,或因霍亂而得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上先用水5盞,煎蔥并車前草至3盞許,濾去滓,次下膠末候消,次又下琥珀末微煎過,分作3次溫服,不拘時(shí)候。

    摘錄《圣濟(jì)總錄》卷五十三《圣濟(jì)總錄》卷一五一:琥珀湯處方

    琥珀末半兩,木通(銼)半兩,桃仁(去皮尖雙仁,炒)24枚,虻蟲(去翅足,生)21枚,水蛭(生)14枚,芍藥2兩,大黃1兩半,芒消3分。

    制法

    上為粗末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經(jīng)候日久不通,面上皯生,黑如噀墨,每思鹽等食之,凝血在臟,熱入血室,即歌詠言笑悲泣或鬼魅等病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每服5錢匕,水1盞半,煎8分,去滓,食后溫服。服藥后若下痢,痢后有黑血黃涎,亦如泔淀,或下多,即更服1劑,令盡根本,10日內(nèi)不得吃毒食。

    摘錄《圣濟(jì)總錄》卷一五一《圣濟(jì)總錄》卷一六○:琥珀湯處方

    琥珀半兩,姜黃半兩,牛膝(酒浸,切,焙)半兩,虎杖半兩,牡丹皮半兩,當(dāng)歸(切,焙)3分,生干地黃(焙)3分,桂(去粗皮)3分,桃仁(湯浸,去皮尖雙仁,麩炒)3分,大黃(銼,焙)1兩,虻蟲(去翅足,炒黃)1分,芒消1兩。

    制法

    上為粗末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產(chǎn)后惡露不下,氣攻心腹,煩悶刺痛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每服2錢匕,水1盞,煎取7分,去滓溫服。

    摘錄《圣濟(jì)總錄》卷一六○《奇正方》引《漫游雜記》:琥珀湯處方

    琥珀1錢半,雞舌2分,反鼻3分,大黃6分,豬苓6分,木通6分,商陸2錢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產(chǎn)后水腫,或諸毒內(nèi)攻生腫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水2盞,煮取1盞服。

    摘錄《奇正方》引《漫游雜記》《名家方選》:琥珀湯處方

    琥珀1錢半,商陸2錢,桂枝8分,反鼻5分,豬苓7分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產(chǎn)后水腫,及諸血毒生腫者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水煎,分溫服。

    摘錄《名家方選》
更多中藥材
  • 《景岳全書》卷五十一:保陰煎處方生地 熟地 芍藥各6克 山藥 川續(xù)斷 黃芩 黃柏各4.5克 生甘草3克功能主治主婦帶濁遺淋,色赤帶血,脈滑多熱,便血不止,及血崩血淋,或經(jīng)期太早,一切陰虛內(nèi)熱動(dòng)血。用法用量水400毫升,煎至280毫升,空腹時(shí)......
  • 《景岳全書》卷五十一:保陰煎處方生地 熟地 芍藥各6克 山藥 川續(xù)斷 黃芩 黃柏各4.5克 生甘草3克功能主治主婦帶濁遺淋,色赤帶血,脈滑多熱,便血不止,及血崩血淋,或經(jīng)期太早,一切陰虛內(nèi)熱動(dòng)血。用法用量水400毫升,煎至280毫升,空腹時(shí)......
  • 處方川芎2錢,當(dāng)歸4錢,桃仁10粒,炙甘草5分,炮姜5分,稆豆皮5錢,清炙綿耆8分,琥珀5分,銀胡8分。功能主治產(chǎn)后盜汗。用法用量加藕節(jié)3個(gè),水煎服。摘錄《醫(yī)方簡義》卷六......
  • 處方黑錫1兩,鉛丹半兩(2味一處炒令煙絕為度),丹砂3錢,桑螵蛸(炒)1兩,鉛白霜(研)1兩,王瓜(焙)1兩,烏梅(大者)1枚。制法上為末,醋煮飯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功能主治風(fēng)癇。用法用量每服2丸,食后溫水送下,1日3次。摘錄《圣濟(jì)總錄》卷十......
  • 《魏氏家藏方》卷八:倍力丸處方牛膝(去蘆,酒浸)1兩,羌活(生)1兩,巴戟(去心)1兩,官桂(去粗皮,懷干)1兩,天麻(酒浸)1兩,狗脊(生,去毛)1兩,萆薢(生)1兩,杜仲(去皮,姜汁制,炒去絲)1兩,茴香(淘去沙,炒)1兩,桐皮1兩,附..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