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醫(yī)古籍
  • 滑石代赭湯

    《金匱要略》卷上:滑石代赭湯別名

    百合滑石代赭湯(《備急千金要方》卷十)。

    處方

    百合7枚(擘)滑石9克(碎,綿裹)代赭石(如彈子大)1枚(碎,綿裹)

    功能主治

    養(yǎng)陰利水,和胃降逆。治百合病誤下后傷陰,小便減少,氣逆嘔吐者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上藥先以水洗百合,漬一宿,當(dāng)白沫出,去其水,更以泉水400毫升,煎取200毫升,去滓;別以泉水400毫升,煎滑石、代赭石,取200毫升,去滓,與前百合煎汁合和,再煎取300毫升,分溫服。

    摘錄《金匱要略》卷上《金匱》卷上:滑石代赭湯別名

    百合滑石代赭湯、百合代赭湯、百合滑赭湯

    處方

    百合7枚(擘),滑石3兩(碎,綿裹),代赭石1枚(如彈丸大,碎,綿裹)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百合病下之后者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百合滑石代赭湯(《千金》卷十)、百合代赭湯(《傷寒全生集》卷四)、百合滑赭湯(《醫(yī)學(xué)入門》卷四)。

    各家論述

    1.《金匱玉函經(jīng)二注》趙以德:百合安心定膽,益志五臟,為能補(bǔ)陰也;用滑石、代赭佐以救之,滑石開(kāi)結(jié)利竅,代赭除脈中風(fēng)痹瘀血。

    2.《金匱要略心典》:百合病不可下而下之,必傷其里。百合味甘平微苦,色白入肺,治邪氣,補(bǔ)虛清熱;復(fù)以滑石、代赭者,蓋欲因下藥之勢(shì),而抑之使下,導(dǎo)之使出、也在下者引而竭之之意也。

    3.《金匱要略釋義》:以百合潤(rùn)肺而養(yǎng)陰,滑石清熱而利小便,赭石重鎮(zhèn)而降逆氣。

    摘錄《金匱》卷上
更多中藥材
  • 處方梔仁、川連(炒)、蒼術(shù)、陳皮、法半夏、香附、甘草。功能主治痰因火動(dòng),嘈雜不寧。用法用量水煎服。若久不愈,加當(dāng)歸、山藥。摘錄《醫(yī)鈔類編》卷十......
  • 處方白術(shù)1兩,茯苓5錢,車前子3錢,薏仁5錢,赤小豆1錢,通草1錢,柴胡5分,石斛3錢。功能主治太陰痙癥。用法用量水煎服。摘錄《辨證錄》卷七......
  • 處方白芍1兩,白術(shù)1兩,柴胡1錢,茯苓3錢,甘草1錢,蒼術(shù)2錢,神曲2錢,炮姜1錢。功能主治肝氣旺盛,肝木g脾土,土氣不能伸,而腸中自鳴,終日不已,噯氣吞酸,無(wú)有休歇。用法用量水煎服。各家論述此方脾肝同治之法。肝平而脾氣得養(yǎng)矣,脾安而腸氣得......
  • 《中國(guó)藥典》:安坤贊育丸處方香附(醋制)96g 鹿茸24g 阿膠24g 紫河車20g 白芍16g 當(dāng)歸16g 牛膝14g 川牛膝14g 北沙參12g 沒(méi)藥(醋制)12g 天冬11.5g 補(bǔ)骨脂(鹽制)11g 龍眼肉10g 茯苓8g 黃柏8g......
  • 《傅青主女科》卷下:安奠二天湯處方人參30克(去蘆)熟地30克(九蒸)白術(shù)30克(土炒)山藥15克(炒)山萸15克(蒸,去核)炙草3克 杜仲9克(炒黑)枸杞6克 扁豆15克(炒,去皮)功能主治妊娠小腹作疼,胎動(dòng)不安,如有下墮之狀。用法用量水..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