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醫(yī)古籍
  • 河車丸

    《雜病源流犀燭》卷八:河車丸處方

    人中白、河車、秋石、五味、人參、乳粉、阿膠、鱉甲、地骨皮、銀柴胡、百部、青蒿。

    制法

    童便、陳酒熬膏為丸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虛損勞瘵,骨蒸勞熱,必兼肌瘦,舌紅頰赤。

    摘錄《雜病源流犀燭》卷八《婦人良方》卷五:河車丸處方

    河車1枚(初生男子者尤良。于長流水中蕩洗盡血,凈入鍋內(nèi)熟煮,以手擘成小片,焙干,須在1日內(nèi)便碾成末),雪白茯苓半兩,揀參1兩,干山藥2兩。

    制法

    上為細(xì)末,面糊為丸,如梧桐子大,以少麝香末為衣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勞嗽,一切勞瘵,虛損,骨蒸等疾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每服30、50丸,米飲、溫酒、鹽湯送下,空心服;嗽甚者,五味子湯送下。

    摘錄《婦人良方》卷五《古今醫(yī)鑒》卷七:河車丸處方

    紫河車不拘幾個(gè)(焙極干)。

    制法

    上為末,煉蜜為丸,梧桐子大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久患心風(fēng)癲,氣血兩虛之癥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每70丸,空心酒送下。

    摘錄《古今醫(yī)鑒》卷七《河南中醫(yī)》(1981;2:38):河車丸處方

    紫河車1個(gè),蛤蚧1對(duì),黃耆40g,白術(shù)30g,川貝20g,甘草10g。

    制法

    上為細(xì)末,煉蜜為丸,每丸重3g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虛寒型小兒慢性支氣管哮喘。體質(zhì)較差,正氣虛弱,易感風(fēng)寒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每天早晚各服1丸。6歲以下減半。

    本方補(bǔ)藥偏多,若有發(fā)熱的表癥,可先解除表癥;若肺有實(shí)熱,可配合桑皮、黃芩、石膏適量,水煎沖藥丸服;若食欲欠佳,可配以麥芽、山楂、神曲,水煎服,或藥量減半服。

    注意

    避風(fēng)寒。忌食腥葷、油膩食物。

    摘錄《河南中醫(yī)》(1981;2:38)《癥因脈治》卷三:河車丸處方

    人胞1具。

    制法

    煎爛,入白茯苓、山藥,打?yàn)橥琛?/p>功能主治

    先天不足,氣血兩虧。

    摘錄《癥因脈治》卷三《醫(yī)學(xué)心悟》卷四:河車丸處方

    紫河車1具,茯苓1兩,茯神1兩,遠(yuǎn)志1兩,人參5錢,丹參7錢。

    制法

    煉蜜為丸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癲、狂、癇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每早開水送下3錢。

    摘錄《醫(yī)學(xué)心悟》卷四
更多中藥材
  • 處方人參(少者,以山藥4錢炒黃代之)1錢半,白術(shù)1錢半,歸身1錢半,熟地1錢半,杜仲(姜炒)1錢半,阿膠(蛤粉炒)1錢半,艾葉8分,條芩(酒炒)1錢,黃柏(炒)1錢,白芍1錢,炙草7分(或加三七根2錢)。功能主治孕婦氣血兩虛,六脈微弱,不時(shí)......
  • 《重訂嚴(yán)氏濟(jì)生方》:安榮散處方麥門冬(去心)通草 滑石各6克 當(dāng)歸(去蘆,酒浸)燈心 甘草(炙)各15克 人參 細(xì)辛(洗)各3克制法上為細(xì)末。功能主治婦人妊娠,平素酒色過度,傷其血?dú)?,水臟閉澀,遂成子淋。用法用量每服9克,煎麥門冬湯調(diào)服,不......
  • 《會(huì)約醫(yī)鏡》卷十四:安榮湯處方當(dāng)歸(去尾)9~15克 熟地15~18克 丹參6克 淮山藥9克 白芍(酒炒)4.5克 丹皮3.6克 阿膠(蛤粉炒)6克 川續(xù)斷6克 甘草(炙)3克功能主治血分有熱,崩漏日久,六脈虛弱,體虧無神。用法用量水煎服。......
  • 處方生地5兩,通草1兩半,人參1兩半,紫菀2兩,燈心1兩半,當(dāng)歸3兩,車前子3兩,麥冬3兩(去心)。制法上為散。功能主治子淋澀痛,脈微數(shù)者。用法用量水煎3錢,去滓溫服。各家論述妊娠濕熱傷陰,氣不施方,故小便澀痛,淋瀝不已焉。生地滋陰壯水;木......
  • 處方白術(shù)2錢,當(dāng)歸2錢,麥冬2錢,茯苓皮1錢,通草1錢,甘草4分,燈心5分,黃苓7分,竹葉10個(gè)。功能主治淋病。摘錄《蒿崖尊生》卷十四..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