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醫(yī)古籍
  • 槲葉散

    《太平圣惠方》卷十六:槲葉散處方

    槲葉30克 地榆23克(銼)木賊23克(銼)當(dāng)歸23克(銼)赤芍藥23克 伏龍肝23克

    制法

    上藥搗細(xì)羅為散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治時氣,大腸實熱,下血不止,臍下疴痛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每服不計時候,以粥飲調(diào)下6克。

    摘錄《太平圣惠方》卷十六《圣濟(jì)總錄》卷六十八:槲葉散處方

    槲葉不拘多少。

    制法

    上為散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吐血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每服2錢匕,水1盞,煎5-7沸,和滓溫服,不拘時候。

    摘錄《圣濟(jì)總錄》卷六十八《圣惠》卷十六:槲葉散處方

    壺葉1兩,地榆3分(銼),木賊3分(銼),赤芍藥3分,伏龍肝3分。

    制法

    上為細(xì)散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時氣,大腸實熱,下血不止,臍下(疒丂)痛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每服2錢,以粥飲調(diào)下,不拘時候。

    摘錄《圣惠》卷十六
更多中藥材
  • 處方北庭半兩(飛過,煎成霜),附子1兩(研為末)。制法上藥以生薯蕷于砂盆內(nèi)研,調(diào)前藥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功能主治凡夢鬼交者,蓋由腎氣虛,為客邪所乘,入于臟則喜夢,腎既虛不能制于精,因夢感而動泄,久不止,則令人枯瘁不澤,少力。用法用量仍用禹余糧......
  • 處方北杏10個 雪梨1個 白砂糖30~50克制法將北杏、雪梨、白砂糖同放燉盅內(nèi),加清水半碗,隔水燉1小時。功能主治化痰止咳,清熱生津,潤肺平喘。適用于慢性支氣管炎以及腸燥便秘等。用法用量每日2次,食雪梨,飲湯。摘錄《民間方》......
  • 別名金棗散處方北棗1枚,真砒1黑豆大。制法大棗去核,納真砒于棗內(nèi),外面紙裹訖,泥固濟(jì)燒存灰,研極細(xì)。功能主治走馬牙疳。用法用量金棗散(《瘍科綱要》卷下)。摘錄方出《幼幼新書》卷二十五引《張氏家傳》,名見《醫(yī)統(tǒng)》卷六十四......
  • 處方北棗1枚(去核,入鴨嘴膽礬1片在內(nèi),紙裹火煅通紅,出火毒)。制法上為細(xì)末。功能主治小兒走馬疳。用法用量敷牙左右。摘錄《醫(yī)方大成》卷十引《幼幼方》......
  • 處方北梗、天花粉、干葛、川升麻、川芎、赤芍藥、獨活、柴胡、甘草。制法上銼散。功能主治熱毒與血相擊,而風(fēng)乘之,而致赤游腫者。用法用量每用1錢,加生姜2片,井水煎服。摘錄《普濟(jì)方》卷四○六..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