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古籍
生地黃 浙貝母(去心,研)各9克 元參 甘草(生)各7.5克 鼠粘子(酒炒,研)花粉 射干 連翹(去心)各6克 白僵蠶(燒,研)3克
治喉癬。咽嗌千燥,初覺時癢,次生苔蘚,色暗不紅,燥裂疼痛,時吐臭涎,妨礙飲食。
上藥加苦竹葉20片,用水400毫升,煎取320毫升,饑時服。
廣筆牛子湯
貝母(去心)3錢,鼠粘子(酒炒,研)2錢,玄參2錢5分,射干2錢(不辣者是),甘草2錢5分,栝樓根2錢,懷生地3錢,白僵蠶1錢(略炒,研),連翹2錢,竹葉20片。
喉癬內(nèi)熱,咽嗌暗紅,痛癢而燥,次生苔癬,甚則有小孔如蟻蛀,時吐臭涎,妨礙飲食。喉癬內(nèi)熱。咽嗌干燥,初覺時癢,次生苔癬,色暗木紅,燥裂疼痛,時吐臭涎,妨礙飲食。胃火上炎灼肺,喉間生紅絲如哥窯紋,又如秋海棠葉背,干燥而癢,久則爛開;有小孔如蟻蛀,名天白蟻。喉內(nèi)紅色,暗而不鮮,于暗紅色中,現(xiàn)出白色,疼痛而癢。
廣筆牛子湯(《喉科種福》卷五)?!督痂b》本方用法:服湯同時,未潰吹礬精散,已潰吹清涼散。
患者清心寡欲,戒厚味發(fā)物。
CopyRight ©2019-2025 學門教育網(wǎng) 版權所有
網(wǎng)站備案/許可證號:魯ICP備19034508號-2
生地黃 浙貝母(去心,研)各9克 元參 甘草(生)各7.5克 鼠粘子(酒炒,研)花粉 射干 連翹(去心)各6克 白僵蠶(燒,研)3克
功能主治治喉癬。咽嗌千燥,初覺時癢,次生苔蘚,色暗不紅,燥裂疼痛,時吐臭涎,妨礙飲食。
用法用量上藥加苦竹葉20片,用水400毫升,煎取320毫升,饑時服。
摘錄《醫(yī)宗金鑒》卷六十六方出《廣筆記》卷三,名見《金鑒》卷六十六:廣筆鼠粘湯別名廣筆牛子湯
處方貝母(去心)3錢,鼠粘子(酒炒,研)2錢,玄參2錢5分,射干2錢(不辣者是),甘草2錢5分,栝樓根2錢,懷生地3錢,白僵蠶1錢(略炒,研),連翹2錢,竹葉20片。
功能主治喉癬內(nèi)熱,咽嗌暗紅,痛癢而燥,次生苔癬,甚則有小孔如蟻蛀,時吐臭涎,妨礙飲食。喉癬內(nèi)熱。咽嗌干燥,初覺時癢,次生苔癬,色暗木紅,燥裂疼痛,時吐臭涎,妨礙飲食。胃火上炎灼肺,喉間生紅絲如哥窯紋,又如秋海棠葉背,干燥而癢,久則爛開;有小孔如蟻蛀,名天白蟻。喉內(nèi)紅色,暗而不鮮,于暗紅色中,現(xiàn)出白色,疼痛而癢。
用法用量廣筆牛子湯(《喉科種福》卷五)?!督痂b》本方用法:服湯同時,未潰吹礬精散,已潰吹清涼散。
注意患者清心寡欲,戒厚味發(fā)物。
摘錄方出《廣筆記》卷三,名見《金鑒》卷六十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