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醫(yī)古籍
  • 干姜人參半夏丸

    《金匱要略》卷下:干姜人參半夏丸處方

    干姜 人參各14克 半夏28克

    制法

    上藥三味為末,以生姜汁煮糊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治婦人妊娠嘔吐不止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飲服10丸,一日三次。

    摘錄《金匱要略》卷下《金匱》卷下:干姜人參半夏丸處方

    干姜1兩,人參1兩,半夏2兩。

    制法

    上為末,以生姜汁糊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妊娠嘔吐不止。

    臨床應(yīng)用

    1.妊娠嘔吐:郭某,女。妊娠一個(gè)半月,泛惡嘔吐黃水,不能飲水進(jìn)食,頭暈,大便干燥,心中煩熱,口干且苦,但喜熱飲,胃脘作痛,少腹脹墜,舌苔淡黃膩,根微垢,脈左細(xì)弦數(shù),右滑數(shù)。病因痰濕中阻,胃濁不克下降。治以益氣溫中,化痰降濁。黨參3g,干姜6g,清半夏3g,研末。早晚各服1.5g,加生姜汁4滴,調(diào)和徐服。

    2.產(chǎn)后嘔吐:一婦人年二十許,產(chǎn)后胃中不和,時(shí)時(shí)吐飲食,羸瘦極,遂發(fā)大嘔吐,藥食不能入口。脈微細(xì),四肢微冷,口干燥,欲冷水,余診之,作半夏干姜人參丸料,煎為冷液,令時(shí)時(shí)飲少許;又三日,啜稀粥,胃氣漸復(fù)。

    3.吐水:某女人,年四十余。嘗有吐水之癖,經(jīng)炎暑,其病益甚,食氣絕粒,身體骨立,心中疼熱,好冷水。余與半夏干姜人參丸料,兼服烏梅丸,嘔吐頓止,心中疼熱日減,方得進(jìn)飲食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本方改為湯劑,名“干姜人參半夏湯”(見《產(chǎn)科發(fā)蒙》)。

    各家論述

    1.《金匱玉函經(jīng)二注》:妊娠二月之后,胚化成胎,濁氣上沖,中焦不勝其逆,痰飲遂涌,嘔吐不已,中寒乃起,故用干姜止寒,人參補(bǔ)虛,生姜、半夏治痰散逆也。

    2.《金匱要略淺注》:此為妊娠之嘔吐不止而出其方也。半夏得人參,不惟不礙胎,且能固胎。

    3.《金鑒》:惡阻者,謂胃中素有寒飲,惡阻其胎而妨飲食也。主之以干姜去寒,半夏止嘔;惡阻之人,日日嘔吐,必傷胃氣,故又佐人參也。

    摘錄《金匱》卷下
更多中藥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