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醫(yī)古籍
  • 附子瀉心湯

    明·方賢著《奇效良方》:附子瀉心湯處方

    大黃、黃連、黃芩,各二錢。附子(炮.去皮臍.切作四塊.只用一塊)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治心下痞而后惡寒汗出者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上作一服,水二鐘,煎至一鐘,不拘時(shí)服。

    摘錄明·方賢著《奇效良方》《傷寒論》:附子瀉心湯處方

    大黃12克 黃連6克 黃芩6克 附子10克(炮,別煮取汁)

    制法

    上四味,切三味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溫經(jīng)回陽(yáng),泄熱消痞。治陽(yáng)虛于外,熱結(jié)于胃。心下痞滿,而復(fù)惡寒、汗出者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以麻沸湯400毫升漬之,須臾,絞去滓,納附子汁,分溫再服。

    備注

    方中附子溫經(jīng)扶陽(yáng),以治肌表之惡寒;大黃、黃連,黃芩之苦寒,以麻沸湯浸漬,取其味薄氣輕,清瀉上部之邪熱,以治胸部之痞結(jié)。

    摘錄《傷寒論》《白喉全生集》:附子瀉心湯處方

    大黃4錢(酒炒),黃連6分,制附片3錢,僵蠶(姜汁炒)2錢,桔梗2錢,銀花2錢,黃芩1錢5分,生姜3片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白喉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水煎服。

    摘錄《白喉全生集》
更多中藥材
  • 處方甘李白皮1兩半,干葛半兩,半夏4錢,白芍3錢,當(dāng)歸2錢,芎2錢,甘草2錢。制法上為細(xì)末。功能主治男子?jì)D人因驚悸憂恚氣聚,自臍腹動(dòng)悸,上行或沖咽喉,腹中痛。用法用量每服2錢,水1盞,煎至7分,去滓,食后溫服。摘錄《雞峰》卷二十......
  • 處方大黃、龍膽、赤芍藥、川芎、白芷、牛蒡子、防風(fēng)、防己、黃芩、當(dāng)歸、甘草、梔子、生地黃、細(xì)辛、羌活、荊芥各等分。功能主治小兒五臟冷熱相攻,致目中漏睛膿出者。用法用量上(口父)咀。用水1鐘半,煎至1鐘,去滓,食后溫服。摘錄《葆光道人眼科龍木集......
  • 處方郁金 細(xì)辛 降香 荊芥 防風(fēng) 橘紅 枳殼 銀花制法上藥為末。功能主治主各種痧疹。用法用量每服9克,微溫茶清調(diào)服。摘錄《衛(wèi)生鴻寶》卷一......
  • 《普濟(jì)方》卷九十三引《博濟(jì)方》:寶命丹處方牛黃15克(少7.5克亦得)蝎1個(gè)(全者)附子(生用,去皮)30克 天南星15克 五靈脂15克制法上藥五味,并生為末,煉蜜為丸,如雞頭子大。功能主治主癱瘓風(fēng)及軟風(fēng)。用法用量用生姜自然汁一呷許磨化后,......
  • 處方紫蘇葉30g 桑葉30g 前胡60g 浙貝母30g 麻黃30g 桔梗30g 天南星(制)60g 陳皮30g 苦杏仁(炒)60g 黃芩60g 青黛21g 天花粉60g 枳殼(麩炒)60g 山楂(炒)45g 甘草15g 牛黃3g性狀為灰綠色..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