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古籍
人參附子湯(《御藥院方》卷一)、附子湯(《玉機微義》卷四十八)。
附子(炮,去皮、臍)干姜(炮)芍藥 茯苓 甘草(炙)桂心各90克 白術(shù)120克 人參90克
上藥研為粗末。
治風(fēng)歷節(jié),四肢疼痛,如槌打不可忍;瘡瘍陽氣脫陷,嘔吐畏寒,泄瀉厥逆。
每服12克,用水300毫升,煎至210毫升,去滓,空腹時服。
附子八味湯、人參附子湯、八物附子湯
附子3兩,干姜3兩,芍藥3兩,茯苓3兩,人參3兩,甘草3兩,桂心3兩,白術(shù)4兩(1方去桂,用干地黃2兩)。
風(fēng)寒濕痹,四肢關(guān)節(jié)痛不可忍;瘡瘍陽氣脫陷,畏寒吐瀉,四肢厥逆。
附子八味湯(《準繩·類方》卷四引《活人書》)、人參附子湯(《御藥院方》卷一)、八物附子湯(《杏苑》卷七)。
川芎1錢,白芍1錢,熟地1錢,人參1錢,白術(shù)1錢,茯苓1錢,當(dāng)歸1錢,附子1錢,肉桂5分,木香3分,甘草3分。
流注,房欲后陰虛受寒,致生腫塊,又或遍身腿腳疼痛,不能步履。
以水2鐘,加生姜3片,大棗1枚,煎8分,空腹服。
CopyRight ©2019-2025 學(xué)門教育網(wǎng) 版權(quán)所有
網(wǎng)站備案/許可證號:魯ICP備19034508號-2
人參附子湯(《御藥院方》卷一)、附子湯(《玉機微義》卷四十八)。
處方附子(炮,去皮、臍)干姜(炮)芍藥 茯苓 甘草(炙)桂心各90克 白術(shù)120克 人參90克
制法上藥研為粗末。
功能主治治風(fēng)歷節(jié),四肢疼痛,如槌打不可忍;瘡瘍陽氣脫陷,嘔吐畏寒,泄瀉厥逆。
用法用量每服12克,用水300毫升,煎至210毫升,去滓,空腹時服。
摘錄《三因極一病證方論》卷三方出《千金》卷八,名見《三因》卷三:附子八物湯別名附子八味湯、人參附子湯、八物附子湯
處方附子3兩,干姜3兩,芍藥3兩,茯苓3兩,人參3兩,甘草3兩,桂心3兩,白術(shù)4兩(1方去桂,用干地黃2兩)。
功能主治風(fēng)寒濕痹,四肢關(guān)節(jié)痛不可忍;瘡瘍陽氣脫陷,畏寒吐瀉,四肢厥逆。
用法用量附子八味湯(《準繩·類方》卷四引《活人書》)、人參附子湯(《御藥院方》卷一)、八物附子湯(《杏苑》卷七)。
摘錄方出《千金》卷八,名見《三因》卷三《外科正宗》卷七:附子八物湯處方川芎1錢,白芍1錢,熟地1錢,人參1錢,白術(shù)1錢,茯苓1錢,當(dāng)歸1錢,附子1錢,肉桂5分,木香3分,甘草3分。
功能主治流注,房欲后陰虛受寒,致生腫塊,又或遍身腿腳疼痛,不能步履。
用法用量以水2鐘,加生姜3片,大棗1枚,煎8分,空腹服。
摘錄《外科正宗》卷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