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醫(yī)古籍
  • 茯菟丸

    《太平惠民和劑局方》卷五:茯菟丸處方

    菟絲子150克 白茯苓90克 石蓮子(去殼)60克

    制法

    上為細(xì)末,酒煮(一本用山藥180克)糊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養(yǎng)心補(bǔ)腎,固精止遺。治心腎俱虛,真陽不固,溺有余瀝,小便白濁,夢寐頻泄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每服30丸,空腹時用鹽湯下。

    摘錄《太平惠民和劑局方》卷五《局方》卷五(續(xù)添諸局經(jīng)驗(yàn)秘方):茯菟丸別名

    茯苓丸

    處方

    菟絲子5兩,白茯苓3兩,石蓮子(去殼)2兩。

    制法

    上為細(xì)末,酒煮糊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鎮(zhèn)益心神,補(bǔ)虛養(yǎng)血,清小便。主心氣不足,思慮太過,腎經(jīng)虛損,真陽不固,溺有余瀝,小便白濁,夢寐頻泄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茯苓丸(《醫(yī)學(xué)綱目》卷二十九)。

    摘錄《局方》卷五(續(xù)添諸局經(jīng)驗(yàn)秘方)宋·《太平惠民和劑局方》:茯菟丸組成

    菟絲子5兩(150克)、白茯苓3兩(90克)、石蓮子(去殼)二兩(60克)。

    用法

    上藥共研細(xì)末,酒煮糊為丸,每次服9克,每日2次,空腹鹽湯送服。也可用飲片作湯劑,各藥用量按比例酌減。

    功效

    健脾補(bǔ)腎。

    主治

    主治遺精,滑精,婦女白帶過多舌質(zhì)淡,苔白,脈沉弱等。

    臨床應(yīng)用

    臨床主要用于治療乳糜尿、遺精、帶下等病癥。

    乳糜尿:以茯菟丸加味治療乳糜尿41例,10日為1個療程。臨床療效評價以癥狀消失,尿常規(guī)正常,尿乳糜試驗(yàn)連續(xù)3次陰性為治愈標(biāo)準(zhǔn):結(jié)果:治愈34例,好轉(zhuǎn)5例,無效2例,總有效率為95.1%。其中2個療程治愈者8例,3個療程治愈者20例,4~5個療程治愈者6例。(《新中醫(yī)》2006年第7期)

    方解

    本方主要用于治療脾腎氣虛之遺精及白帶過多。方用補(bǔ)腎健脾、固精止帶的菟絲子、白茯苓,合以收斂固澀的石蓮子。臨床應(yīng)用以遺精或白帶伴面色少華、精神萎軟、苔白、舌淡、脈細(xì)弱為辨證要點(diǎn)。

    凡肝火偏盛、濕熱下注、陰虛火旺所引起的遺精、白帶過多,不宜應(yīng)用本方。

    現(xiàn)代研究

    實(shí)驗(yàn)證明:菟絲子有提高果蠅性活力的作用,使其交配率明顯增加,其作用強(qiáng)弱與給藥濃度成正相關(guān),對因氫化可的松所致的小鼠“陽虛”模型,用菟絲子后能使其陽虛癥狀有一定的恢復(fù)作用,但未能使動物恢復(fù)至正常對照組水平。

    方歌

    茯菟丸療精滑脫,菟苓五味石蓮末,酒煮山藥為糊丸,亦治強(qiáng)中及消渴。

    摘錄宋·《太平惠民和劑局方》
更多中藥材
  • 處方蜀椒(去目)1兩,吳茱萸(湯洗,焙干,炒)1兩,青鹽(研)1兩,石硫黃(研)1兩,膩粉(研)1兩,白僵蠶(炒)1兩,柏皮1兩,麝香少許(研)。制法上為散。功能主治遍身瘡疥,皮破肉痛,或瘙癢膿水。用法用量豬膽汁調(diào)涂之;濕則干敷。摘錄《圣濟(jì)......
  • 處方桂(去粗皮)1兩半,桔梗(銼,炒)3分,吳茱萸(湯浸,焙炒)3分,人參3分,白術(shù)3分,高良姜3分,陳橘皮(湯浸,去白,焙)半兩,當(dāng)歸(切,焙)1兩。制法上為末,煉蜜為丸,如小豆大。功能主治冷氣心痛不能食。用法用量每服10丸,溫酒送下,日......
  • 《中國藥典》:八味檀香散來源蒙古族驗(yàn)方。處方檀香200g 石膏100g 紅花100g 甘草100g 丁香100g 北沙參100g 拳參100g 白葡萄干100g性狀本品為棕黃色的粉末;氣香,味甘、微澀而涼。炮制以上八味,除檀香、丁香、白葡萄......
  • 處方款冬花(洗,焙)7錢半,紫菀茸7錢半,五味子7錢半,甘草(炙)7錢半,桑白皮(炒)2兩,麻黃(去節(jié))2兩,杏仁(湯洗,去皮尖,麩炒)2兩,紫蘇葉2兩。制法上為粗末。功能主治肺寒熱不調(diào),涎嗽不已。用法用量每服5錢,水1盞半,入黃蠟皂子大,......
  • 《楊氏家藏方》卷六:八味湯處方吳茱萸(湯洗七次)干姜(炮)各60克 木香 橘紅 肉桂(去粗皮)丁香 人參(去蘆頭)當(dāng)歸(洗,焙)各30克制法上藥嚼咀。功能主治脾胃虛寒,氣不升降,心腹刺痛,大便滑瀉。用法用量每服15克,用水300毫升,煎至1..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