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醫(yī)古籍
  • 二黃膏

    《得效》卷十九:二黃膏處方

    清油3兩,巴豆20粒,黃蠟1兩,雄黃1錢(qián),硫黃1錢(qián)。

    制法

    清油煎巴豆微黑,去巴豆,入黃蠟化訖,研雄黃、硫黃,溫入成膏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一切瘡痏,疹痘后瘡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洗凈,抹敷2-3次。

    摘錄《得效》卷十九《癰疽驗(yàn)方》:二黃膏別名

    二黃散

    處方

    黃柏、大黃各等分。

    制法

    上為末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一切腫毒,坐板瘡。敷一切腫毒,熱浮在外,或時(shí)氣熱壅者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二黃散(《絳囊撮要》)?!督{囊撮要》本方用法:為末,入豬油共搗勻,搽。

    摘錄《癰疽驗(yàn)方》《醫(yī)統(tǒng)》卷七十九:二黃膏處方

    黃丹、黃蠟、香油。

    制法

    先用香油4兩,鐵勺熬滾,入蠟1兩,再熬化提起,入黃丹,調(diào)得稀糊為度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杖瘡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以油單紙攤貼,外用帛束之。不過(guò)3日愈。

    摘錄《醫(yī)統(tǒng)》卷七十九《痘疹傳心錄》卷十八:二黃膏處方

    雄黃(末)3錢(qián),雌黃(末)3錢(qián),川烏(末)3錢(qián),松香3錢(qián)(末),亂發(fā)1團(tuán)(燒存性)。

    制法

    以豬油6兩熬,次入川烏、松香、亂發(fā)3味,煎至發(fā)消盡,以綿濾去滓,入二黃攪勻,瓷器盛之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黃水瘡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涂瘡上。

    摘錄《痘疹傳心錄》卷十八
更多中藥材
  • 處方鹿角膠3兩,鰾膠(各炒成珠)3兩,熟地3兩,山藥2兩,茯苓2兩,山萸2兩,五味2兩,杜仲2兩,遠(yuǎn)志2兩,益智仁2兩,川楝子2兩,巴戟2兩,故紙2兩,胡蘆巴2兩,沉香(另為末)5錢(qián)。制法上為末,和勻,用蓯蓉凈肉2兩,好酒煮,爛搗如糊,煉蜜......
  • 處方天麻(銼)4兩,牛膝(去苗,銼)4兩,天仙子1升(凈肉,炒黃)。制法上以絹袋盛,浸酒中7日7夜,取藥炒干為末,用浸藥酒和面糊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功能主治消陰。主陰氣太盛,五臟昏濁,食畢困乏,雖未中年,衰老先至。用法用量每日20丸,空心酒送......
  • 處方黃芩3銖,沉香3銖,木香3銖,牡丹皮(去心)1分,前胡(去毛)1分,桔梗1分,柴胡(去毛)1分,貝母(去心)1分,天靈蓋(酥炙黃黑色)1分,鱉甲(醋炙黃色)1分,麥門(mén)冬(去心)1分,杏仁(去尖雙仁者)1分,茯苓1分,官桂1分,荊芥穗1分......
  • 《太平惠民和劑局方》卷二:保真湯處方藁本(去蘆)川芎各120克 甘草(炒)60克 蒼術(shù)(洗,銼,麩炒)500克制法上藥哎咀為粗末。功能主治治四時(shí)傷寒,不問(wèn)陰陽(yáng)二證,才覺(jué)疾作,急服此藥立效。用法用量每服9克,水220毫升,生姜3片,同煎150......
  • 《太平惠民和劑局方》卷二:保真湯處方藁本(去蘆)川芎各120克 甘草(炒)60克 蒼術(shù)(洗,銼,麩炒)500克制法上藥哎咀為粗末。功能主治治四時(shí)傷寒,不問(wèn)陰陽(yáng)二證,才覺(jué)疾作,急服此藥立效。用法用量每服9克,水220毫升,生姜3片,同煎150..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