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古籍
淡竹瀝20毫升 石膏30克(搗碎)黃芩23克(搗,研)粟米30克 蜜10毫升
主風(fēng)熱內(nèi)擾,心膈煩悶,或小便赤澀。
先用水750毫升,煎石膏、黃芩至450毫升,去滓,下米煮粥,將熟時(shí),入竹瀝及蜜,攪勻候熟,任意食之。
淡竹瀝1合,石膏1兩(搗碎),黃芩1分(搗研),粟米2合,蜜半合。
熱毒風(fēng),心膈煩悶,或小便赤澀。
上先以水2大盞半,煎石膏、黃芩至1盞半,去滓,下米煮粥,欲熟,入竹瀝及蜜,攪勻候熟,任意食之。
CopyRight ©2019-2025 學(xué)門教育網(wǎng) 版權(quán)所有
網(wǎng)站備案/許可證號:魯ICP備19034508號-2
淡竹瀝20毫升 石膏30克(搗碎)黃芩23克(搗,研)粟米30克 蜜10毫升
功能主治主風(fēng)熱內(nèi)擾,心膈煩悶,或小便赤澀。
用法用量先用水750毫升,煎石膏、黃芩至450毫升,去滓,下米煮粥,將熟時(shí),入竹瀝及蜜,攪勻候熟,任意食之。
摘錄《太平圣惠方》卷九十六《圣惠》卷九十六:淡竹瀝粥處方淡竹瀝1合,石膏1兩(搗碎),黃芩1分(搗研),粟米2合,蜜半合。
功能主治熱毒風(fēng),心膈煩悶,或小便赤澀。
用法用量上先以水2大盞半,煎石膏、黃芩至1盞半,去滓,下米煮粥,欲熟,入竹瀝及蜜,攪勻候熟,任意食之。
摘錄《圣惠》卷九十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