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古籍
大黃(酒蒸)黃芩(酒炒)各30克 紅花6克 蘇木屑 當歸 梔子(酒炒)木賊各15克
上藥為散。
主眼胞壅腫,瘀血凝滯不散,漸生翳膜。
每服12克。水煎,食后服。
大黃30克 當歸6克 木賊30克 黃芩30克 梔子15克 菊花9克 蘇木15克 紅花24克
上為細末和勻。
主肝熱迫血,血灌瞳人,目睛疼痛,服止痛沒藥散后,痛已止者。
每服6克,空腹時用茶清調(diào)下。
當歸、芍藥、川芎、菊花、大黃、黃芩、杏仁、薄荷各等分。
胃中有熱,眼生赤膜垂下,遮于黑睛疼痛者。
水煎,食后溫服。
歸尾(酒洗)1兩,川芎1兩,菊花3兩,大黃(酒洗)5錢,黃芩1兩,蘇木1兩,梔子(酒炒)1兩,紅花5錢(1方無川芎)。
眼壅腫,瘀血凝滯不散,攻沖生翳。
水煎,食后服。
大黃1兩,當歸1錢,木賊1兩,黃芩1兩,梔子5錢,菊花3錢,蘇木5錢,紅花8錢。
上為細末,令勻。
血灌瞳仁,目睛疼痛。
每服2錢,食遠茶清調(diào)下。宜服止痛沒藥散,止疼后服。
CopyRight ©2019-2025 學門教育網(wǎng) 版權所有
網(wǎng)站備案/許可證號:魯ICP備19034508號-2
大黃(酒蒸)黃芩(酒炒)各30克 紅花6克 蘇木屑 當歸 梔子(酒炒)木賊各15克
制法上藥為散。
功能主治主眼胞壅腫,瘀血凝滯不散,漸生翳膜。
用法用量每服12克。水煎,食后服。
摘錄《張氏醫(yī)通》卷十五《醫(yī)宗金鑒》卷七十八:大黃當歸散處方大黃30克 當歸6克 木賊30克 黃芩30克 梔子15克 菊花9克 蘇木15克 紅花24克
制法上為細末和勻。
功能主治主肝熱迫血,血灌瞳人,目睛疼痛,服止痛沒藥散后,痛已止者。
用法用量每服6克,空腹時用茶清調(diào)下。
摘錄《醫(yī)宗金鑒》卷七十八《銀海精微》卷上:大黃當歸散處方當歸、芍藥、川芎、菊花、大黃、黃芩、杏仁、薄荷各等分。
功能主治胃中有熱,眼生赤膜垂下,遮于黑睛疼痛者。
用法用量水煎,食后溫服。
摘錄《銀海精微》卷上《銀海精微》卷下:大黃當歸散處方歸尾(酒洗)1兩,川芎1兩,菊花3兩,大黃(酒洗)5錢,黃芩1兩,蘇木1兩,梔子(酒炒)1兩,紅花5錢(1方無川芎)。
功能主治眼壅腫,瘀血凝滯不散,攻沖生翳。
用法用量水煎,食后服。
摘錄《銀海精微》卷下《金鑒》卷七十八:大黃當歸散處方大黃1兩,當歸1錢,木賊1兩,黃芩1兩,梔子5錢,菊花3錢,蘇木5錢,紅花8錢。
制法上為細末,令勻。
功能主治血灌瞳仁,目睛疼痛。
用法用量每服2錢,食遠茶清調(diào)下。宜服止痛沒藥散,止疼后服。
摘錄《金鑒》卷七十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