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醫(yī)古籍
  • 代赭石丸

    《直指》卷二十三:代赭石丸處方

    代赭石(煅,醋淬,研)、磁石(煮米醋數(shù)沸,蘸7次,研)、白礬(煅)、牡蠣灰、龍骨(研)、猬皮(炙焦)、皂莢刺(燒)、豬后蹄垂甲(燒,各存性)、赤石脂川椒(焙)、木賊(焙)、蜂房(炒)各等分。

    制法

    上為細(xì)末,神曲糊為丸,如小豆大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痔變?yōu)榀?,膿血不止?/p>用法用量

    每服50丸,食前艾并生姜煎湯送下。漏血處,以熱艾揉和血竭塞,日3換。

    摘錄《直指》卷二十三《婦科玉尺》卷四:代赭石丸處方

    丹皮、炮姜、發(fā)灰、酒白芍、醋煅代赭石、醋地榆、酒生地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產(chǎn)后閃傷。

    摘錄《婦科玉尺》卷四
更多中藥材
  • 《中國藥典》:八味清心沉香散來源蒙古族驗方。處方沉香180g 廣棗180g 檀香90g 紫檀香90g 紅花90g 肉豆蔻60g 天竺黃60g 北沙參60g性狀本品為淺棕紅色的粉末;氣香,味微酸、苦。炮制以上八味,粉碎成細(xì)粉,過篩,混勻,即得......
  • 處方牛黃3分,貝母2錢,天花粉1錢,龍腦1分,白茯苓5分,甘草5分,牛蒡子(炒)2錢,僵蠶3錢。制法上為末,蜜調(diào)膏。功能主治三焦熱毒,驚悸痰喘。用法用量噙化,金銀花湯凈口。摘錄《誠書》卷十五......
  • 處方厚樸(去粗皮、生姜汁炙,銼)2兩,麥糵(炒)2兩,吳茱萸(湯洗,焙干,炒)1兩,人參1兩,桂(去粗皮)1兩,蕪荑(微炒)1兩,陳橘皮(湯洗,去白,焙)1兩,蓽茇半兩。制法上為散。功能主治脾胃氣虛,不能飲食。用法用量每服2錢匕,水1盞,加......
  • 《活幼口議》卷十九:八味理中丸處方人參 甘草(炙)白術(shù) 干姜 枳實(制炒)白茯苓 五味子(去梗)桑白皮(去赤皮)各等分制法藥為細(xì)末,煉蜜為丸,如小指頭大。功能主治小兒心肺不和,息數(shù)脈急,上下不得升降,中膈痞滿,坐臥煩悶,神情不樂,飲食不下者......
  • 別名生姜煎處方生姜7兩,干姜4兩,桂心2兩,甘草3兩,杏仁1升,款冬花3兩,紫菀3兩,蜜1升。功能主治小兒咳嗽。用法用量生姜煎(《衛(wèi)生總微》卷十四)。本方方名,《外臺》引作“八物生姜煎”。各家論述1.《千金方衍義》:此治肺氣咳嗽氣逆。用蜂蜜..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