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醫(yī)古籍
  • 辰砂五苓散

    《宋·太平惠民和劑局方》:辰砂五苓散處方

    辰砂(研)、白術(shù)(去蘆)、豬苓(去黑皮)、澤瀉(洗)、赤茯苓(去皮),各十二兩。肉桂(去粗皮)八兩。

    炮制

    上為細(xì)末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治傷寒表里末解,頭痛發(fā)熱,心胸郁悶,唇口干焦,神思昏沉,狂言譫語(yǔ),如見神鬼,及治瘴瘧煩悶未省者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每服二錢,沸湯點(diǎn)服,不拘時(shí)。

    如中暑發(fā)渴,小便赤澀,用新汲水調(diào)下。

    小兒五心煩熱,焦躁多哭,咬牙上攛,欲為驚狀,每服半錢,溫熟水調(diào)下。

    摘錄《宋·太平惠民和劑局方》《局方》卷二(寶慶新增方):辰砂五苓散別名

    苓砂散

    處方

    辰砂(研)12兩,白術(shù)(去蘆)12兩,木豬苓(去黑皮)12兩,澤瀉(洗,銼)12兩,赤茯苓(去皮)12兩,肉桂(去粗皮)8兩。

    制法

    上為細(xì)末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清導(dǎo)小便。主傷寒表里未解,頭痛發(fā)熱,心胸郁悶,唇口干焦,神思昏沉,狂言譫語(yǔ),如見鬼神,及瘴瘧煩悶未省者;中暑發(fā)渴,小便赤澀,五心煩熱,焦躁多哭,咬牙上竄,欲為驚狀。小兒邪熱在心之夜啼證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苓砂散(《衛(wèi)生總微》卷七)。本方方名,《永類鈐方》引作“朱砂五苓散”。

    摘錄《局方》卷二(寶慶新增方)《種痘新書》卷十一:辰砂五苓散處方

    辰砂(另乳)、白術(shù)、茯苓、豬苓、澤瀉、肉桂、炒芩、黃連(炒)。

    制法

    上為細(xì)末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退心經(jīng)火邪,利小便。主麻退之后,余熱未盡,熱乘于心,日夜煩躁,狂言妄語(yǔ),人事不清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燈心湯下。

    摘錄《種痘新書》卷十一《種痘新書》卷十二:辰砂五苓散處方

    五冬散加辰砂、滑石、木通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分陰陽(yáng),利水道。主熱瀉煩譫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燈心湯為引。

    摘錄《種痘新書》卷十二
更多中藥材
  • 處方當(dāng)歸(酒洗)1錢,川芎1錢,白芍(酒炒)1錢,熟地黃1錢,地榆5分,續(xù)斷5分,木香5分,前胡5分,丹參5分,紫蘇5分,阿膠(炒)5分,砂仁5分,艾葉(醋炒)5分。制法上銼。功能主治胎氣不安,腹疼重墜。用法用量加蔥白2根,水煎,空心服。摘......
  • 處方四物湯加肉桂、厚樸、枳殼、檳榔。功能主治妊娠諸痛。摘錄《婦科玉尺》卷二......
  • 處方鯉魚1個(gè)。功能主治胎氣動(dòng)。用法用量煮,并湯食之。摘錄《攝生眾妙方》卷十......
  • 處方條芩(實(shí)者)、白術(shù)、歸身、砂仁(連殼炒,研)、枳殼、甘草、大腹皮(黑豆水煮3-5次)、陳皮、桑樹上羊兒藤。功能主治孕婦痘熱不安。用法用量水煎服。摘錄《痘疹全書》卷下......
  • 處方當(dāng)歸2錢,白術(shù)(蜜炙)1錢5分,黃芩(酒炒)1錢,白芍(酒炒)1錢,砂仁(炒,去衣)1錢,茯苓1錢,川斷(酒蒸)1錢,炙甘草5分。功能主治妊娠六月胎氣不和,卒有所動(dòng)不安,或腹痛,或脹悶。用法用量水1鐘半,煎7分服;6日進(jìn)1服。摘錄《葉氏..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