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醫(yī)古籍
  • 蟬殼丸

    《圣惠》卷八十六:蟬殼丸處方

    蟬殼1分(微炒),干蝎半分(微炒),朱砂1分(細研),麝香1分(細研),雄黃1分(細研),青黛半兩(細研),龍腦半分(細研),膩粉1錢(研),蜣螂5枚(去翅足,炒微黃),牛黃半分(細研),烏蛇3分(酒浸,去骨,炙微黃),蟾頭1枚(涂酥,炙微黃),甜葶藶1分(隔紙炒令紫色),巴豆10枚(去皮心,研,紙裹壓去油)。

    制法

    上為末,入研了藥令勻,用豬膽汁為丸,如黃米大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小兒一切風疳,日漸羸瘦,體熱心驚,搖頭揉鼻,四肢煩躁,皮膚黃黑,毛發(fā)干枯,日久不愈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每服3丸,以粥飲送下。

    摘錄《圣惠》卷八十六《幼幼新書》卷十九引《莊氏家傳》:蟬殼丸處方

    蟬殼半分,麝香半分,天南星半分,朱砂2分,蝎1個(首足全)。

    制法

    上為末,爛飯為丸,如粟米大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小兒積熱諸疾,初冬孩子壅熱涎嗽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每服5-7丸,熟水送下。

    摘錄《幼幼新書》卷十九引《莊氏家傳》《圣惠》卷九十三:蟬殼丸處方

    蟬殼1分(去足,微炒),蝸牛殼1分,干漆1分(搗碎,炒令煙出),狗頭灰3分,夜明沙1分(微炒)。

    制法

    上為末,湯浸蒸餅為丸,如綠豆大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小兒疳痢久不愈,日夜度數(shù)無恒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每服1歲1丸,以粥飲送下。兒大隨年加之。

    摘錄《圣惠》卷九十三《圣惠》卷八十五:蟬殼丸處方

    蟬殼1分(微炒),烏蛇1兩(酒浸,去皮骨,炙令黃),青黛1分(細研),白僵蠶1分(微炒),麝香1分(細研),白附子1分(炮裂),豮豬膽1枚,蟾酥1分,蜣螂3枚(微炒),蛜(蟲祁)1分(微炒)。

    制法

    上為末。以軟飯入豬膽汁同為丸,如黍米大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小兒天瘹,身體發(fā)熱,口內(nèi)多涎,筋拘急,時發(fā)驚掣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先將1丸,用奶汁研破,滴在鼻中,候嚏,即以薄荷湯送服3丸。3歲以上,加丸服之。

    摘錄《圣惠》卷八十五
更多中藥材
  • 處方白花藕粉、白茯苓、白扁豆(炒)、蓮肉、川貝母、山藥、白蜜各等分,人乳(另入)。功能主治保養(yǎng),滋胃保元。主一切雜癥虛勞。用法用量滾水沖,不拘時食。摘錄《仙拈集》卷三......
  • 處方當歸5錢,熟地5錢,甘草2錢,黃耆1兩,白芍2錢,天花粉3錢,金銀花1兩,生地2錢。功能主治一切惡瘡初起者。用法用量水2碗,煎8分,半饑服。摘錄《洞天奧旨》卷十四......
  • 處方半夏(姜汁炒)、巴豆霜、當歸、乳香、沒藥、硼砂、血竭、土鱉(倍用)各等分。制法上為細末。功能主治杖打極重者。用法用量每服8厘,好酒送下。摘錄《古今醫(yī)鑒》卷十六引黃賓江方......
  • 別名和氣養(yǎng)血湯處方當歸2錢,白術(shù)1錢5分,小茴羊藿1錢,腹皮1錢,黃耆1錢,川芎1錢5分,炙草8分。功能主治酒病后,和氣養(yǎng)血。主用法用量加生姜、大棗,水煎服。摘錄《點點經(jīng)》卷一......
  • 《醫(yī)宗金鑒》卷八十八:八仙逍遙湯處方防鳳 荊芥 川芎 甘草各3克 當歸(酒洗)黃柏各6克 茅山蒼術(shù) 牡丹皮 川椒各9克 苦參15克功能主治跌打損傷,腫硬疼痛,及一切風濕疼痛。用法用量上藥共合一處,裝白布袋內(nèi),扎口,水熬滾,熏洗患處。摘錄《醫(yī)..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