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醫(yī)古籍
  • 純陽真人養(yǎng)臟湯

    《宋·太平惠民和劑局方》:純陽真人養(yǎng)臟湯處方

    人參、當(dāng)歸(去蘆)、白術(shù)(焙),各六錢;肉豆蔻(面裹.煨)半兩,肉桂(去粗皮)、甘草(炙),各八錢;白芍藥一兩六錢,木香(不見火)一兩四錢,訶子(去核)一兩二錢,罌粟殼(去蒂.蓋.蜜炙)三兩六錢。

    炮制

    上件為粗末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治大人、小兒腸胃虛弱,冷熱不調(diào),臟腑受寒,下痢赤白,或便膿血,有如魚腦,里急后重,日夜無度,胸膈痞悶,脅肋脹滿,全不思食,及治脫肛墜下,酒毒便血,諸藥不效者,并皆治之。

    此藥的有神效,不可具述(一本不用肉豆蔻)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每服二大錢,水一盞半,煎至八分,去滓食前溫服。老人、孕婦、小兒暴瀉,急宜服之,立愈。

    如臟腑滑泄夜起,久不瘥者,可加炮了附子三、四片,煎服。

    注意

    忌酒、面、生冷、魚腥、油膩。

    摘錄《宋·太平惠民和劑局方》《太平惠民和劑局方》卷六:純陽真人養(yǎng)臟湯別名

    真人養(yǎng)臟湯(《普濟方》卷二一一)、養(yǎng)臟湯(《杏苑生春》卷四)。

    處方

    人參 當(dāng)歸(去蘆)白術(shù)(焙)各18克 肉豆蔻(面裹,煨)15克 肉桂(去粗皮)甘草(炙)各24克 白芍藥48克 木香(不見火)42克 訶子(去核)36克 罌粟殼(去蒂、蓋,蜜炙)108克

    制法

    上藥銼為粗末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澀腸止瀉,溫補脾腎。主瀉痢日久,脾腎虛寒,日夜無度,腹痛喜溫喜按,倦怠食少,及脫肛墜下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每服6克,用水225毫升,煎至180毫升,去滓,空腹時溫服。

    如臟腑滑泄夜起,久不愈者,可加炮附子3~4片。

    注意

    服藥期間,忌酒、面、生冷、魚腥、油膩。

    備注

    方中重用罌粟殼澀腸止瀉,肉桂溫腎暖脾,并為君藥;肉豆蔻助肉桂溫補脾腎,訶子助粟殼澀腸止瀉,人參、白術(shù)健脾益氣,共為臣藥;久利陰血耗傷,故以當(dāng)歸、白芍養(yǎng)血和營,木香理氣導(dǎo)滯,共為佐藥;甘草調(diào)藥和中,合白芍又能緩急止痛,是為使藥。合用具有澀腸止瀉,溫補脾腎之功。

    摘錄《太平惠民和劑局方》卷六《局方》卷六(紹興續(xù)添方):純陽真人養(yǎng)臟湯別名

    真人養(yǎng)腸湯、養(yǎng)臟湯

    處方

    人參6錢,當(dāng)歸(去蘆)6錢,白術(shù)(焙)6錢,肉豆蔻(面裹,煨)半兩,肉桂(去粗皮)8錢,甘草(炙)8錢,白芍藥1兩6錢,木香(不見火)1兩4錢,訶子(去核)1兩2錢,罌粟殼(去蒂蓋,蜜炙)3兩6錢。

    制法

    上為粗末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大人、小兒腸胃虛弱。冷熱不調(diào),臟腑受寒,暴瀉,下痢赤白,或便膿血,有如魚腦,里急后重,臍腹(疒丂)痛,日夜無度,胸膈痞悶,脅肋脹滿,全不思食,及脫肛墜下,酒毒便血,諸藥不效者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真人養(yǎng)腸湯(《直指》卷十三)、養(yǎng)臟湯(《直指小兒》卷四)。本方改為散劑。每服三錢。名“養(yǎng)臟散”、“真人養(yǎng)臟散”(見《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》吉林方)。

    如臟腑滑泄夜起,久不愈者,可加炮附子3-4片,煎服。

    注意

    忌酒、面、生冷、魚腥、油膩。

    各家論述

    1.《醫(yī)方集解》;此手足陽明藥也。脫肛由于虛寒,故用參、術(shù)、甘草以補其虛;肉桂、肉蔻以祛其寒,木香溫以調(diào)氣,當(dāng)歸潤以和血,芍藥酸以收斂,訶子、罌殼澀以止脫也。

    2.《方劑學(xué)》:方中參、術(shù)、甘草益氣健脾,合肉桂、肉豆蔻溫中止瀉,為方中主要部分;粟殼、訶子固腸止瀉,當(dāng)歸、芍藥和血止痛,木香調(diào)暢氣機,為方中輔佐部分。合用以奏補虛溫中,澀腸固脫之效。

    摘錄《局方》卷六(紹興續(xù)添方)
更多中藥材
  • 《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》(呼和浩特方):冰霜梅蘇丸處方花粉1兩,葛根1兩,蘇葉1兩,柿霜2兩,薄荷2兩,山楂2兩,馬梅肉5兩。制法上為細末,冰糖滓起母子,滾此藥面,如黃豆大,再包白糖打如鈕扣。功能主治暑濕。摘錄《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》(呼和浩特......
  • 《瘍科心得集》卷下:冰青散別名碧丹(《瘍科心得集》卷下)。處方川連 兒茶 青黛 燈心炭各0.9克 西黃0.6克 冰片0.9克 人中白(煅)1.5克制法研為細末。功能主治主口糜疳腐,及爛喉頭,乳蛾,喉痹,喉疳,喉癬。用法用量吹敷患處。證重者,......
  • 《古今名方》引易玉泉家傳方:冰香散處方苦瓜霜20g,硼砂20g,朱砂5g(水下),冰片5g,膽礬5g,雄黃精5g,人中黃5g,麝香3g,制僵蠶3g。制法上為極細末。功能主治泄熱消腫,祛腐止痛。主風(fēng)熱乳蛾(急性扁桃體炎)。用法用量以喉槍或三用......
  • 處方兒茶4兩,正梅片5分,麝香5厘(此3味研細末),山豆根5錢,桔梗2錢,訶子2錢,黃連5錢,薄荷3錢,玄參3錢,粉甘草3錢,風(fēng)化消5錢。制法后8味煮去滓,熬成膏,和前3味藥末為丸,如芡實大。功能主治口舌熱毒,目赤腫痛,火牙疼痛,心胃煩熱。......
  • 《中醫(yī)喉科學(xué)》:冰麝散處方黃連 黃柏 玄明粉各3克 白礬 甘草各1.5克 鹿角霜1.5克 煅硼砂7.5克 冰片1.2克 麝香0.3克制法上藥除冰片、麝香另研兌入外,余藥共研細末,瓶貯密封。功能主治清熱解毒,消腫止痛,祛腐生肌。主咽喉炎,扁桃..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