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醫(yī)古籍
  • 吹鼻散

    《圣濟(jì)總錄》卷十五:吹鼻散處方

    蘆薈 龍腦(研)瓜蒂(搗)消石(研)各等分

    制法

    上藥研末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主腦風(fēng)頭痛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每用少許,吹于鼻中。

    摘錄《圣濟(jì)總錄》卷十五《普濟(jì)方》卷一九二:吹鼻散處方

    瓜蒂7個(gè),丁香7個(gè),小豆7粒。

    制法

    上為末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身面四肢浮腫,有蟲(chóng),鼻中息肉,陰黃,黃疸及暴急黃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納豆許于鼻中。少時(shí)黃水出,愈。

    摘錄《普濟(jì)方》卷一九二《圣惠》卷八十七:吹鼻散處方

    蝦蟆灰1分,甘草末1分,地榆末1分,麝香半錢(qián),蝸牛殼1分,青黛1錢(qián),人糞灰1錢(qián),蚺蛇膽半分,蘭香灰半錢(qián),龍腦半錢(qián)。

    制法

    上為細(xì)末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小兒一切疳,及有名無(wú)名瘡疥,孩子頭干,腦有無(wú)辜子,或時(shí)喉閉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每日取少許吹于鼻中。其患漸愈,其發(fā)生出皆如漆色。

    注意

    切忌五辛。

    摘錄《圣惠》卷八十七《圣惠》卷八十九:吹鼻散處方

    蚺蛇膽1分,蟾酥1小豆大,滑(消)石1分。

    制法

    上為細(xì)末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小兒腦熱無(wú)涕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每取少許,吹入鼻中。

    摘錄《圣惠》卷八十九《片玉心書(shū)》卷五:吹鼻散處方

    山梔仁、亂頭發(fā)(燒灰)。

    制法

    共為末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五臟積熱所致之鼻衄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原書(shū)治上癥,內(nèi)服加減地黃湯,外用本方吹鼻。

    摘錄《片玉心書(shū)》卷五《圣惠》卷八十七:吹鼻散處方

    棘針、瓜蒂各等分。

    制法

    上為細(xì)散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小兒一切疳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每用黍粒大,吹入鼻中,日2次。

    摘錄《圣惠》卷八十七《圣惠》卷三十七:吹鼻散處方

    釜底墨。

    制法

    上為細(xì)末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鼻卒衄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以少許吹鼻散鼻中。

    摘錄《圣惠》卷三十七《圣濟(jì)總錄》卷一四八:吹鼻散處方

    藜蘆(去蘆頭)半兩,豬牙皂莢(酥炙,去皮)半兩,丁香半兩,蜀葵花蕊半兩,蓽撥半兩。

    制法

    上為末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蝎螫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每用1字,螫左邊,吹右鼻;螫右邊,吹左鼻。

    摘錄《圣濟(jì)總錄》卷一四八《圣濟(jì)總錄》卷一○六:吹鼻散處方

    枸杞白皮、雞子白皮各等分。

    制法

    上為極細(xì)散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眼風(fēng)腫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每日3次吹鼻內(nèi)。

    摘錄《圣濟(jì)總錄》卷一○六《圣惠》卷三十七:吹鼻散處方

    緋帛灰3錢(qián),亂發(fā)灰2錢(qián)。

    制法

    上為細(xì)末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鼻衄久不止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少少吹入鼻中。

    摘錄《圣惠》卷三十七《圣惠》卷八十七:吹鼻散處方

    蝸牛殼2-7個(gè)(洗去土),蝦蟆灰1分,地榆1分(銼),青黛半分(細(xì)研),蘭香灰半分,麝香半分(細(xì)研)。

    制法

    上藥為末,相和,更研令極細(xì)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小兒一切疳,揉眼鼻,挦耳,發(fā)干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每日2次,以葦筒子吹半粳米大于鼻中,覺(jué)有效,即每日1次吹之。

    摘錄《圣惠》卷八十七《遵生八箋》卷十八:吹鼻散處方

    大茶子2顆,糯米7粒。

    制法

    上為細(xì)末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痰中欲絕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以些少吹入鼻中。吐出稠痰數(shù)碗,病者即醒。

    摘錄《遵生八箋》卷十八《圣惠》卷八十七:吹鼻散處方

    青黛1分(細(xì)研),躑躅花1分,黃連半分(去須),瓜蒂半分,干地黃半分(微炒),麝香半分(細(xì)研)。

    制法

    上為末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小兒一切疳,腦悶昏沉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方中地黃,《普濟(jì)方》引作“地龍”。

    摘錄《圣惠》卷八十七《壽世保元》卷八:吹鼻散處方

    乳香5分,沒(méi)藥5分,雄黃3分,焰消1錢(qián),黃丹(水飛)1分。

    制法

    上為細(xì)末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小兒兩眼暴病赤痛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每用少許,吹兩鼻孔。

    摘錄《壽世保元》卷八《圣惠》卷七十六:吹鼻散別名

    海半散

    處方

    蝸牛殼半分(炒黃色),蝦蟆灰半分,瓜蒂少許(末),麝香半分(細(xì)研)。

    制法

    上為細(xì)末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小兒一切疳,眼鼻癢,發(fā)干頻揉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海半散(《普濟(jì)方》卷三八一)。

    摘錄《圣惠》卷七十六《萬(wàn)氏家抄方》卷一:吹鼻散處方

    火消4兩,黃丹2兩,石膏2兩,乳香2錢(qián),沒(méi)藥2錢(qián),藜蘆3分,細(xì)辛3分,天麻2錢(qián),雄黃3分,川芎3錢(qián),天門(mén)冬6錢(qián),麥門(mén)冬6錢(qián),皂角6錢(qián),甘草6錢(qián)。

    制法

    上為末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偏正頭風(fēng),火眼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吹鼻,吹時(shí)須令病人含水一口。

    摘錄《萬(wàn)氏家抄方》卷一《圣惠》卷八十七:吹鼻散處方

    瓜蒂20個(gè),赤小豆20粒(炒熟),胡黃連半兩,倒鉤棘針20個(gè)。

    制法

    上為細(xì)散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小兒一切疳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每日早晨。以半字吹兩鼻中,兼用粥飲調(diào)1字灌之,每1次吹鼻,灌藥1服。

    摘錄《圣惠》卷八十七《圣惠》卷三十七:吹鼻散處方

    麻鞋(革需??)不限多少(燒為灰)。

    制法

    上為細(xì)末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鼻衄不止,心悶欲絕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以少許吹鼻散入鼻中。

    摘錄《圣惠》卷三十七《痘疹一貫》卷六:吹鼻散處方

    乳香2錢(qián),沒(méi)藥2錢(qián),川芎2錢(qián),雄黃2錢(qián),石膏2錢(qián),牙消5錢(qián)。

    制法

    上為細(xì)散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偏正頭痛,腦悶,牙疼,咽喉等癥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吹鼻。

    摘錄《痘疹一貫》卷六《圣惠》卷八十七:吹鼻散處方

    瓜蒂7個(gè),蔥白1莖(切,曬干),藜蘆半錢(qián),英粉半錢(qián),麝香1字。

    制法

    上藥為散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小兒一切疳,頭發(fā)干疏,腦熱煩悶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每用綠豆大,吹左右鼻中。良久,有蟲(chóng)子出,仔細(xì)看,如斷線(xiàn),此是病根出也。

    摘錄《圣惠》卷八十七《驗(yàn)方新編》卷一:吹鼻散處方

    鵝不食草5錢(qián)(曬干),真青黛1兩,川芎1兩。

    制法

    共為細(xì)末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風(fēng)火眼痛,目中星翳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將藥少許,(口畜??)入鼻中(或新白布泡水蘸藥入鼻中亦可),口含溫水。以淚出為度。

    摘錄《驗(yàn)方新編》卷一《審視瑤函》卷三:吹鼻散處方

    白丁香1錢(qián),白及3錢(qián),白牽牛3錢(qián)。

    制法

    上藥研細(xì)膩無(wú)聲,放舌上試過(guò),無(wú)滓方收貯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胬肉攀睛,星翳外障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每日點(diǎn)3次。重者不出1月痊愈;輕者朝點(diǎn)暮好。

    摘錄《審視瑤函》卷三《圣惠》卷二十:吹鼻散處方

    瓜蒂末1錢(qián),地龍末1錢(qián),苦瓠末1錢(qián),消石末1錢(qián),麝香末半錢(qián)。

    制法

    上藥共為末令勻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風(fēng)頭痛,及偏頭疼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先含水滿(mǎn)口,后搐藥末半字,深入鼻中。當(dāng)取下惡物。

    摘錄《圣惠》卷二十《圣惠》卷八十七:吹鼻散處方

    地榆1分(銼),青黛1分(細(xì)研),人糞灰1錢(qián),麝香半錢(qián)(細(xì)研),蝸牛殼3個(gè)(炒令微黃)。

    制法

    上為細(xì)散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小兒鼻疳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每用兩黃米大,吹于鼻中。

    摘錄《圣惠》卷八十七方出《續(xù)本事》卷五,名見(jiàn)《普濟(jì)方》卷五十六:吹鼻散處方

    苦丁香(即瓜蒂)14個(gè),赤小豆14個(gè),丁香14個(gè)。

    制法

    上藥慢火焙干為末,入腦子少許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鼻中息肉,及黃疸或暴得黃疾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口內(nèi)先含水,次將小竹管吹藥入鼻中,半盞茶末多入盡為度,候頭疼痛時(shí)取下。

    摘錄方出《續(xù)本事》卷五,名見(jiàn)《普濟(jì)方》卷五十六《圣惠》卷八十七:吹鼻散別名

    通頂散

    處方

    白礬灰1分(細(xì)研),赤小豆200粒,藜蘆1分(去蘆頭),丁香1分,黃連1分(去須),麝香1分(細(xì)研),熊膽1分(細(xì)研),胡黃連1分,干蝦蟆灰1分(細(xì)研)。

    制法

    上為細(xì)散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小兒一切疳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每用少許,入鼻中,當(dāng)有蟲(chóng)出。

    摘錄《圣惠》卷八十七《圣惠》卷八十六:吹鼻散處方

    消石3分,熊膽1兩,麝香1大豆許。

    制法

    上為細(xì)末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小兒無(wú)辜疳,腦熱,發(fā)干堅(jiān)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取1小豆許,吹兩鼻中。得黃水出為效。

    摘錄《圣惠》卷八十六《圣濟(jì)總錄》卷七十:吹鼻散處方

    茅花10莖,亂發(fā)1小團(tuán)。

    制法

    上燒為末,研勻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鼻衄血不止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每以少許吹鼻內(nèi)。

    摘錄《圣濟(jì)總錄》卷七十《圣惠》卷八十七:吹鼻散處方

    熊膽1分,丁香半兩,黃柏1分,蝦蟆半兩(5月5日者炙黃),皂莢半兩,麝香1錢(qián)(細(xì)研)。

    制法

    上為細(xì)散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小兒一切疳,眼鼻癢,腦熱,發(fā)豎,干瘦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每用小豆大,吹于鼻中。嚏出疳蟲(chóng)為效。

    摘錄《圣惠》卷八十七《圣濟(jì)總錄》卷六十九:吹鼻散處方

    人中白。

    制法

    上藥瓦上焙干,研為細(xì)末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血汗,鼻衄不斷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每以少許,吹入鼻中。立愈。

    摘錄《圣濟(jì)總錄》卷六十九方出《圣惠》卷三十八,名見(jiàn)《圣濟(jì)總錄》卷一八三:吹鼻散處方

    胡粉、光墨末、釜下墨末、干姜未、發(fā)灰末、伏龍肝末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乳石發(fā)動(dòng),毒氣盛,鼻衄不止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《圣濟(jì)總錄》本方用六味同研,以一字許吹入鼻中。

    摘錄方出《圣惠》卷三十八,名見(jiàn)《圣濟(jì)總錄》卷一八三
更多中藥材
  • 處方八味丸加茴香。功能主治腎虛,寒疝疼痛。摘錄《醫(yī)略六書(shū)》卷二十四......
  • 處方七味蕩滯,飲加大黃6分。功能主治妊娠下痢膿血,里急后重,腹痛,日夜無(wú)度。摘錄《產(chǎn)科發(fā)蒙》卷二......
  • 處方明礬1兩,蜜蠟1兩,牛黃1錢(qián),真珠1錢(qián),乳香1錢(qián),沒(méi)藥1錢(qián),朱砂1錢(qián),雄黃5分。制法先將蠟溶化,離火下眾藥和勻,急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功能主治托里,護(hù)臟腑,止痛消毒。主癰疽。用法用量每服10丸,溫酒送下,日進(jìn)3服。加至20丸。摘錄《痘疹傳......
  • 處方補(bǔ)骨脂(炒)1兩,巴戟天(去心)1兩,桑螵蛸(炒)1兩,菟絲子(酒浸3日,別搗)1兩,牛膝(酒浸,切,焙)1兩,熟干地黃(焙)1兩,干姜(炮)半兩,枳殼(麩炒,去瓤)3分。制法上為末,酒煮面糊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功能主治小便滑數(shù)。用法用量......
  • 《世醫(yī)得效方》卷十五:八味還睛散處方白蒺藜(炒、去尖)防風(fēng) 粉草(炙)木賊 山梔(炒、去殼)各15克 草決明30克 (炒)青葙子0.3克(微炒)蟬蛻0.3克制法上藥為末。功能主治肝肺風(fēng)熱所致滑翳,有如水銀珠子,但微含黃色,不疼不痛,無(wú)淚,遮..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