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古籍
黃柏(酒浸)當(dāng)歸各0.6克 柴胡 升麻各1克 人參 陳皮 青皮各1.5克 神曲末2.1克 炙甘草 蒼術(shù)各3克 黃耆6克
主脾胃虛弱,元?dú)獠蛔?,四肢沉重,不能進(jìn)食,食后昏悶。
上藥哎咀,都作一服;以水400毫升,煎至200毫升,空腹時(shí)服。
人參2兩,白術(shù)2兩,枳殼(去瓤,麩炒)2兩,赤茯苓(去黑皮)2兩,檳榔(煨,銼)3分,肉豆蔻(去殼)4枚,柴胡(去苗)1兩。
上為粗末。
妊娠心腹痛,脅肋脹滿,煩躁。
每服3錢匕,水1盞,加生姜3片,大棗1個(擘破),煎至7分,去滓。食前溫服。
人參、白術(shù)、山梔、香附。
虛疝,脈豁大者。
人參、蒼術(shù)、梔子、香附子、白術(shù)各等分。
虛疝。
上(口父)咀。每服半兩,水1盞半,煎8分,空心服。
人參、白術(shù)、黃芩(酒炒)、黃連、黃耆、生地黃(酒洗)各等分。
氣虛頭痛眩暈。
水煎服。
人參2錢,白術(shù)2錢,黃耆2錢,茯苓1錢,甘草1錢,陳皮1錢。
氣虛顫掉。泄瀉、嘔吐。
甚者,加附子。
人參6分,白術(shù)6分。
呃逆,胃傷陰虛,相火直沖。
煎服。
人參、白術(shù)、當(dāng)歸、白芍、半夏、陳皮、甘草。
兼補(bǔ)氣血。主孕婦轉(zhuǎn)脬癥。
服后探吐。
CopyRight ©2019-2025 學(xué)門教育網(wǎng) 版權(quán)所有
網(wǎng)站備案/許可證號:魯ICP備19034508號-2
黃柏(酒浸)當(dāng)歸各0.6克 柴胡 升麻各1克 人參 陳皮 青皮各1.5克 神曲末2.1克 炙甘草 蒼術(shù)各3克 黃耆6克
功能主治主脾胃虛弱,元?dú)獠蛔?,四肢沉重,不能進(jìn)食,食后昏悶。
用法用量上藥哎咀,都作一服;以水400毫升,煎至200毫升,空腹時(shí)服。
摘錄《蘭室秘藏》卷上《圣濟(jì)總錄》卷一五五:參術(shù)湯處方人參2兩,白術(shù)2兩,枳殼(去瓤,麩炒)2兩,赤茯苓(去黑皮)2兩,檳榔(煨,銼)3分,肉豆蔻(去殼)4枚,柴胡(去苗)1兩。
制法上為粗末。
功能主治妊娠心腹痛,脅肋脹滿,煩躁。
用法用量每服3錢匕,水1盞,加生姜3片,大棗1個(擘破),煎至7分,去滓。食前溫服。
摘錄《圣濟(jì)總錄》卷一五五《脈因癥治》卷下:參術(shù)湯處方人參、白術(shù)、山梔、香附。
功能主治虛疝,脈豁大者。
摘錄《脈因癥治》卷下《醫(yī)統(tǒng)》卷六十引《集成》:參術(shù)湯處方人參、蒼術(shù)、梔子、香附子、白術(shù)各等分。
功能主治虛疝。
用法用量上(口父)咀。每服半兩,水1盞半,煎8分,空心服。
摘錄《醫(yī)統(tǒng)》卷六十引《集成》《扶壽精方》:參術(shù)湯處方人參、白術(shù)、黃芩(酒炒)、黃連、黃耆、生地黃(酒洗)各等分。
功能主治氣虛頭痛眩暈。
用法用量水煎服。
摘錄《扶壽精方》《赤水玄珠》卷十四:參術(shù)湯處方人參2錢,白術(shù)2錢,黃耆2錢,茯苓1錢,甘草1錢,陳皮1錢。
功能主治氣虛顫掉。泄瀉、嘔吐。
用法用量水煎服。
甚者,加附子。
摘錄《赤水玄珠》卷十四《嵩崖尊生》卷九:參術(shù)湯處方人參6分,白術(shù)6分。
功能主治呃逆,胃傷陰虛,相火直沖。
用法用量煎服。
摘錄《嵩崖尊生》卷九《雜病源流犀燭》卷七:參術(shù)湯處方人參、白術(shù)、當(dāng)歸、白芍、半夏、陳皮、甘草。
功能主治兼補(bǔ)氣血。主孕婦轉(zhuǎn)脬癥。
用法用量服后探吐。
摘錄《雜病源流犀燭》卷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