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醫(yī)古籍
  • 蘿卜生姜老兄弟

    記得幾年前,與一位朋友閑談,他問我,為什么民間俗語說“冬吃蘿卜夏吃姜”?我作了解釋,但我當時只是說寒暑節(jié)氣不同,人總要選些與節(jié)氣不冒犯的食物,才有利于身體健康。這話當然不能算錯,不過沒有說到點子上,有一點繞開去的滑頭?,F(xiàn)在想來,當時講不清楚也是有原因的。

    我們家鄉(xiāng),老一輩人都這樣說。完整而合轍的說法是:“冬吃蘿卜夏吃姜,賽如醫(yī)生開藥方”??芍x擇在冬天里吃蘿卜和夏天里吃姜,能夠起到一點醫(yī)療保健的作用。但究竟為什么,倒也不曾聽到準確的解釋,老一輩人是從更老一輩人那兒傳下來的,總歸是出于一種生活經(jīng)驗的積累吧,這類經(jīng)驗經(jīng)過無數(shù)時間成為民間的經(jīng)典語言后,再去解釋它往往會言不及義。而且現(xiàn)在早過了按照民間法則生活的時代,今天誰還會說“冬吃蘿卜夏吃姜”之類的話,所以聽到有人這樣問我,除了引起對日漸陌生的鄉(xiāng)村生活的一絲回憶外,恐怕也實在難回答“為什么”這類出自老百姓生活經(jīng)驗的問題。

    自然,今天的日常飲食,蘿卜還是要吃到的,姜大約已經(jīng)完全退居到調(diào)味品的地位,與孔子當年“不撤姜食”不可同日而語了。但無論怎樣,蘿卜與姜曾經(jīng)在中國普通人的生活中占著一份重要位置。說這個位置的重要性,不單單因它們是中國人吃得最多的菜蔬,還因為它們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里,完全有資格代表人們的日常思想,代表普通人對于生活的主動看護和自然的“衛(wèi)生”觀念。我有時想,中國人對于食物的需要,從什么時候開始表現(xiàn)出這樣自覺的生命態(tài)度的呢?換句話說,中國的醫(yī)藥家們把食物納入醫(yī)藥范圍內(nèi),并且給予它最詳盡的養(yǎng)生學解釋,到底包含了怎樣的生命哲學觀點和人道內(nèi)容?這些想法,其實是多余的,不必回答的。我在讀有關(guān)瓜果菜蔬谷物等的藥物學知識時,往往覺得特別親切有味,古人不但教會我們怎樣果腹,而且還教會了我們怎樣理解生命與日常之物的種種微妙的關(guān)聯(lián)。所有那些看起來相當枯燥的知識辭條,由于反映著古人自然而樸質(zhì)的生命態(tài)度,因而變得分外讓人感動。

    好了,現(xiàn)在讓我們來說說蘿卜和姜。蘿卜最古時叫蘆萉,后來轉(zhuǎn)叫萊菔、蘆菔,俗稱蘿葡,現(xiàn)簡化為蘿卜?!侗静菥V目》中,蘿卜列在生姜前,同屬菜中的葷辛類。這想必不是李時珍的安排,從很遠的時代開始,蘿卜與生姜,一定是前后伯仲,說到蘿卜,就要講到生姜,它們是一對離不開的老兄弟。對蘿卜與生姜,李時珍各有一段“發(fā)明”,我沒有見到談論蘿卜、生姜的文字比李氏還要博識賅備的,忍不住要照抄一通他的話:

    萊菔功同蕪菁,然力猛更出其右……燒熟入藥,尤能制面毒。昔有婆羅門僧東來,見有麥面者,驚云,此大熱,何以食之?又見食中有蘆菔,乃云,賴有此以解其性。自此相傳,食面必啖蘆菔。(用萊菔)搗爛制面,作馎托,食之最佳。飽食亦不發(fā)熱。酥煎食之下氣。凡人飲食過度,生嚼咽之便消。按楊億《談苑》云,江東居民言,種芋三十畝,計省米三十斛,種蘿卜三十畝,計益米三十斛,則知蘿卜果能消食也。服地黃、何首烏人,食萊菔,則令人髭發(fā)白,世皆以為此物味辛下氣速也,然生姜、芥子更辛,何止能散而已,蓋萊菔辛而又甘,故能散緩而又下氣速也。所以散氣用生姜,下氣用萊服……又按張杲《醫(yī)說》云,饒民李七,病鼻衄甚危,醫(yī)以蘿卜自然汁和無灰酒飲之,即止。蓋血隨氣運,氣滯故血妄行,蘿卜下氣而酒導之,故也。又云,有人好食豆腐中毒,醫(yī)治不效,忽見賣豆腐人,言其妻誤以蘿卜湯入鍋中,遂致不成,其人心悟,乃以蘿卜湯飲之而廖。物理之妙如此。又《延壽書》載,李師逃難入石窟中,賊以煙熏之垂死,摸得蘿卜菜一束嚼汁咽下,蘇。此法備急,不可不知。

    姜辛而不葷,去邪辟惡,生啖熟食,醋醬糟鹽蜜煎調(diào)和,無不宜之??墒呖珊涂晒伤?,其利博矣。凡早行山行,宜含一塊,不犯霧露清濕之氣,及山嵐不正之邪。案《方廣心法附余》云,人中風中暑中氣中毒中惡干霍亂一切卒暴之病,用姜汁與童尿服,立可解散。蓋姜能開痰下氣,童尿降火也。(蘇)頌曰,崔元亮《集驗方》載,敕賜姜茶治痢方,以生姜切細和好茶一兩碗,任意呷之,便瘥。若是熱痢,留姜皮,冷痢去皮,大妙。楊士嬴曰,姜能助陽,茶能助陰,二物皆消散惡氣,調(diào)和陰陽,且解濕熱及酒食暑氣之毒,不問赤白通宜用之。蘇東坡治文潞公,有效。

    抄下上面兩節(jié)文字,除了幫我們增廣見聞外,還有一個直接的好處,就是可以不必花多少力氣即能科學地回答開始提出的問題。大抵古人冬天糧食吃得多,谷氣濁重,特別是北方人,天寒地凍不出門,坐在炕頭上只是吃,而且吃的又是馎饦等一類面食,更容易傷身體,所以要借蘿卜消食下氣;夏天炎熱,暑氣濕重,脾胃不開,而南方人似乎又常常要被惡氣、毒氣侵害,生姜有發(fā)散的作用,所以“生啖熟食”,尤其為南方人所愛好。

    蘿卜和生姜,南北處處都可以生長。生姜舊時以南方荊州、揚州種植最多,環(huán)境所需,自不必說;而蘿卜以大著稱的出產(chǎn)地明代有江南的安洲、洪州、信陽,近代人多不知曉,只有南京,人常稱大蘿卜,歷久不改口。大約南京人愛之,種之,食之,大蘿卜已與南京人的脾性永久連在一起了。摘自《中國中醫(yī)藥報》文/費振鐘

更多中藥材
  • 大家好,春天呢,中醫(yī)認為屬木,是一個萬物復蘇的季節(jié),一些樹木啊,草木啊都開始生長發(fā)芽了,那么這個時候呢,人體呢,也會出現(xiàn)這個木氣偏旺的情況,人體的木呢,中醫(yī)認為對應著我們的肝,肝屬木,這個時候肝木偏旺,郁而化火的情況比較多見了,那么最近呢,......
  • 這個患者是一個小患者,21歲,馬女士,她是一個學生,她來的主要就是口臭,牙齦愿意出血,早晨起來口內(nèi)出血比較明顯,自己刷牙呀,漱口就覺得口里邊兒有腥味兒,平素呢她吃飯是喜歡吃冷飲,大便還常常干燥,有點面紅目赤,那么看她的舌象呢?就是舌紅苔薄黃......
  • 那么首先一點,大家要辨別自己是不是失眠,有一些人呢,可能最近出現(xiàn)了一些煩心事兒,或者是感覺生活上有些不如意,但是過兩三天解決之后,那么就可以正常入睡,那么這些人群呢?我們可以不把它當做失眠,換句話說,偶爾出現(xiàn)的一兩次失眠,大家不要去緊張,也......
  • 這是一個趙先生, 31歲,主訴是胃疼六個月,這三天比較重,那么這個患者,是沒有明確的原因就出現(xiàn)了胃疼,胃脹,然后有惡心,嘔吐,噯氣。善嘆息,胃鏡檢查呢,十二指腸球部有一個潰瘍,因為工作原因沒有及時治療,他現(xiàn)在主要癥狀還是胃疼,胃脹,然后有惡......
  • 今天分享這個病例呢,是一位安先生,男性, 29歲,他的主訴就是便溏半年,就是大便不成形,有時成粥狀,大便也不太規(guī)律,要是吃不好了,就容易腹瀉發(fā)作,尤其還是勞累時比較重,情緒波動的時候也比較嚴重。在當?shù)厮赃^不少的中藥,癥狀改善不是很明顯,就..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