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醫(yī)古籍
  • 貝母飲

    《圣濟總錄)卷五十:貝母飲處方

    貝母(去心)百合各45克 紫菀(去苗)桑白皮 桔梗(炒)各30克 麥門冬(去心,焙)45克 大黃(蒸)22.5克 甘草(炙)15克

    制法

    上八味,嚼咀如麻豆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主肺臟有熱,咽喉及口干,咳嗽氣促痰壅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每服9克,以水150毫升,煎取100毫升,去滓,食后溫服,一日二次。

    摘錄《圣濟總錄)卷五十《圣濟總錄》卷五十:貝母飲別名

    貝母湯

    處方

    貝母(去心)1兩半,百合1兩半,紫菀(去苗)1兩,桑根白皮1兩,桔梗(炒)1兩,麥門冬(去心,焙)1兩半,大黃(蒸)7錢半,甘草(炙)半兩。

    制法

    上(口父)咀,如麻豆大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肺臟熱,咽喉及口干,咳嗽氣促,痰壅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貝母湯(《原書卷一二四)。

    摘錄《圣濟總錄》卷五十《外臺》卷九引《深師方》:貝母飲別名

    貝母湯

    處方

    貝母2兩,石膏(綿裹,碎)2兩,桂心2兩,麻黃(去節(jié))2兩,甘草(炙)2兩,杏仁30枚(去皮尖雙仁者),生姜5兩,半夏5兩(洗)。

    制法

    上切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上氣,咽喉窒塞,短氣不得臥。倚壁而息,腰背苦痛,支脅滿,不能食,面色萎黃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貝母湯(《千金》卷十七)。

    注意

    忌海藻、菘菜、羊肉、生蔥、餳等。

    各家論述

    《千金方衍義》:咽喉窒塞胸滿,必是寒郁熱邪不得發(fā)越,故用麻、杏、甘、石,加姜、半以滌痰涎,桂心以通血脈,貝母以清肺氣,雖云輔佐,實緩麻黃、石膏之性耳。

    摘錄《外臺》卷九引《深師方》
更多中藥材
  • 處方糯米不計多少。制法立冬日凈淘,水浸,置北墻陰下,至立春日取以為粉。功能主治解暴暑。主用法用量每服2錢,新汲水調下。摘錄《魏氏家藏方》卷一......
  • 處方寒水石(生)牡蠣(燒)樸消 青黛各30克 輕粉3克制法上為細末。功能主治主燒燙傷,創(chuàng)面破潰疼痛。用法用量新水或油調搽。摘錄《活法機要》......
  • 《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》(呼和浩特方):冰霜梅蘇丸處方花粉1兩,葛根1兩,蘇葉1兩,柿霜2兩,薄荷2兩,山楂2兩,馬梅肉5兩。制法上為細末,冰糖滓起母子,滾此藥面,如黃豆大,再包白糖打如鈕扣。功能主治暑濕。摘錄《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》(呼和浩特......
  • 《瘍科心得集》卷下:冰青散別名碧丹(《瘍科心得集》卷下)。處方川連 兒茶 青黛 燈心炭各0.9克 西黃0.6克 冰片0.9克 人中白(煅)1.5克制法研為細末。功能主治主口糜疳腐,及爛喉頭,乳蛾,喉痹,喉疳,喉癬。用法用量吹敷患處。證重者,......
  • 《古今名方》引易玉泉家傳方:冰香散處方苦瓜霜20g,硼砂20g,朱砂5g(水下),冰片5g,膽礬5g,雄黃精5g,人中黃5g,麝香3g,制僵蠶3g。制法上為極細末。功能主治泄熱消腫,祛腐止痛。主風熱乳蛾(急性扁桃體炎)。用法用量以喉槍或三用..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