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醫(yī)古籍
  • 補天丹

    《衛(wèi)生鴻寶》卷六:補天丹處方

    龍眼(去殼,用肉連核燒有性,研末)1兩,冰片2分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煙筒傷咽喉,及刀斧木石跌仆等傷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上吹,或點。

    摘錄《衛(wèi)生鴻寶》卷六《丁甘仁家傳珍方選》:補天丹處方

    麥飯石(醋煅7次)4兩,煅鹿角(存性)4兩,白蘞2兩。

    制法

    上為細末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提毒長肉。主潰瘍久不生肉,不能收口者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每取少許,小膏藥貼之。

    注意

    不可早用。

    摘錄《丁甘仁家傳珍方選》《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》(撫順方):補天丹處方

    驢腎2兩,制耆5兩,柏仁1兩半,杜仲3兩,白術5兩,川附子1兩半,萸肉2兩,五味子1兩半,白參3兩,白芍3兩,云苓2兩半,龍骨2兩,故紙3兩,菟絲子3兩,杞子4兩,砂仁6錢,巴戟4兩半,熟地4兩,當歸3兩,覆盆子1兩半,鹿膠3兩。

    制法

    上為細末,煉蜜為丸,重2錢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添精壯陽,補氣生血,強壯。主生殖器衰弱,腎虛滑精,陽痿不舉,見色早泄,精液清冷,及氣血衰弱,瘦弱難支,食少便溏,氣息微弱,動則作喘,腰酸腿軟,健忘怔忡,自汗暈眩,寐而不實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每服2錢,早、晚食前各服1次,白水或淡鹽湯送下。

    注意

    火盛者勿服。

    摘錄《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》(撫順方)《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》(沈陽方):補天丹處方

    杜仲2兩,貢白術2兩半,白芍2兩,故紙2兩,熟地2兩,遠志2兩,當歸1兩5錢,枸杞1兩5錢,核桃仁3兩,牛膝2兩,黃耆2兩,海狗腎1具,川楝子2兩,川芎1兩5錢,人參1兩5錢,沉香5錢,木香1兩,小茴1兩5錢,甘草1兩,茯神1兩。

    制法

    上為極細末,煉蜜為丸,2錢重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補腎固精,強心安神。主腎虛陰痿,早泄遺精,腰腿酸痛,盜汗自汗,疝氣腹疼,四肢厥冷,勞傷虛損,怔忡健忘,神經衰弱,形容焦悴,淋漓白濁,腎囊涼濕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每服1丸,鹽湯送下。

    注意

    忌生冷。

    摘錄《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》(沈陽方)
更多中藥材
  • 處方白術(炒)4兩,白茯苓(去皮)2兩,陳皮(去白)2兩,山藥(姜汁炒)4兩,蓮肉(去皮心)4兩,薏苡仁(炒)4兩,芡實(去殼,凈)4兩,人參(去蘆)2兩,桔梗(炒干)1兩。制法上為末,白粳米5升半,糯米2升,共7升半,同粉,共藥和勻,用蜜......
  • 《普濟方》卷三五三:八仙湯處方赤茯苓2錢,麥門冬2錢,知母2錢,前胡2錢,半夏曲2錢。功能主治婦人常服溫補藥而積溫成熱,致發(fā)煩渴;血熱,經下少而煩熱;虛熱,煩滿短氣;痰熱,煩渴而嘔吐;或妊娠煩躁;或產后氣虛,口干煩渴,心下悶痞。用法用量上(......
  • 處方何首烏6兩(用竹刀切片,用瓦甑蒸。蒸時用黑豆5升,1層豆,1層藥,蒸1時,取出曬干,如此9次,豆爛換好者,曬干聽用),川牛膝6兩,山茱萸肉4兩,柏子仁4兩,知母4兩,黃柏4兩,當歸4兩,敗龜版4兩(酥炙)。制法上為極細末,煉蜜為丸,如梧......
  • 處方頭生男子乳1碗,藕汁1碗,大蘿卜汁1碗,梨汁一碗(吃葷人加韭菜汁1碗)。制法共熬成青,白蜜1斤煉過,小黑豆3升炒存性,為末,同膏和均為丸。功能主治虛勞。用法用量每丸1錢5分,用朱砂為衣。滾水送下,1日3服。摘錄《良朋匯集》卷二......
  • 《顧松園醫(yī)鏡》卷十二:八仙玉液處方藕汁400毫升 梨汁 蔗漿 蘆根汁 茅糧(水煎取濃汁)人乳 童便各200毫升 生雞子白3枚功能主治陰虛咳嗽痰血。用法用量上藥將諸汁、蔗漿、人乳燉滾,再與雞子、童便和勻,頻頻服之。備注原書并嘗用米仁、山藥、蓮..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