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醫(yī)古籍
  • 白丹

    《百一》卷一:白丹處方

    焰消2兩(細研),白礬3兩(細研),寒水石4兩(細研),塊子砒霜1兩(細研)。

    制法

    上用燒藥罐子1個,盛得10兩藥,先以火炙,以生姜汁涂數(shù)遍,炙干,先下砒末在罐子底按實,次下焰消末按實,次下白礬末按實,次下寒水石末蓋頭,填滿罐子,上用圓瓦兒蓋合口,坐在地上,簇炭5斤,發(fā)頂火煅,煙盡為度,去火,候冷取藥,砒最在底,刮令凈盡,研極細,砒別研尤好;次入純白石脂1兩,只用好白磰土亦得,同研細如粉,滴水和成劑于手心內(nèi),以數(shù)人轉(zhuǎn)手,丸如梧桐子大,先陰干,或曬干,或焙令10分斗;再入新甘鍋子內(nèi),用圓瓦兒蓋合口,坐在磚上,簇炭3斤,一般通紅為度,用鈴鈴甘鍋子,傾丹入1厚瓷碟內(nèi),如玉霜白;如無藥罐,只用煉得50兩銀甘鍋子2個,分藥作2處,按實燒亦可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壯脾胃,進飲食。主虛寒證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每服1-2丸,空心用冷水送下,以干物壓之。

    注意

    服藥后,忌溫熱物少時;有孕不可服此藥。

    摘錄《百一》卷一《雞峰》卷十四:白丹處方

    陽起石10兩(火煅通赤1宿,成白色如粉),鐘乳粉3兩(內(nèi)稱半兩)。

    制法

    取白礬末半兩,研細,用垍盞子銷成汁,下半兩鐘乳粉,攪,候成丹頭,與前陽起石同研勻細,滴水為丸,如雞頭子大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臟腑不和,注瀉不止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每服2-3丸,空心米飲送下。

    摘錄《雞峰》卷十四《楊氏家藏方》卷十四:白丹處方

    鐘乳粉1兩,陽起石半兩(火煅赤,放冷,研如粉)。

    制法

    上為細末,入白石脂末少許,同糯米粽子為丸,如雞頭子大,丸時急以氣吹之,則不粘手,候干,以生布袋打過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益陽退陰。主虛損痼冷,及吐瀉暴脫,傷寒陰證,手足厥冷,脈息沉細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每服3-5丸,空心、食前以溫酒或鹽湯送下。

    摘錄《楊氏家藏方》卷十四
更多中藥材
  • 處方山藥15克,白術(shù)9克,炙甘草6克,石蓮肉9克,川斷9克,熟地12克,椿根白皮9克,生牡蠣30克,烏賊骨12克。功能主治平補脾腎,調(diào)經(jīng)固沖。主腎氣不固。用法用量水煎服,每日1劑,日服2次。摘錄《劉奉五婦科經(jīng)驗》......
  • 別名安睡如神湯處方茯苓1錢,茯神1錢,白術(shù)1錢,山藥1錢,寒水石(煅)1錢,棗仁1錢,遠志7分,炙草7分,朱砂5分,人參4分。功能主治通宵不寐。用法用量安睡如神湯(《醫(yī)學集成》卷三)。摘錄《雜病源流犀燭》卷六......
  • 處方人參3錢,玄參1兩,茯苓3錢,白薇1錢,麥冬5錢,生地5錢,天花粉3錢,炒梔子3錢,白芍1兩,柴胡5分,甘草1錢。功能主治陰血不歸于陽氣之中所致陽厥,日間忽然發(fā)熱,一時厥去,手足冰涼,語言惶惑,痰迷心竅,頭暈眼昏。用法用量水煎服。摘錄《......
  • 《袖珍小兒》卷六:安和散處方木香、當歸、川芎、前胡(去蘆)、柴胡(去蘆)、青皮(炒)、桔梗(炒)、甘草(炙)、赤茯苓各等分。制法上銼散。功能主治冷熱不調(diào)瀉。用法用量每服1錢,加生姜3片,大棗1枚同煎,空心服。摘錄《袖珍小兒》卷六《女科指南》......
  • 處方罌栗殼2錢半,木香2錢半,甘草2分,地榆2錢。制法上為末。功能主治赤白痢。用法用量每服2錢,米飲調(diào)下。摘錄《普濟方》卷二一一..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