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醫(yī)古籍
  • 檳榔飲

    《經驗方》:檳榔飲處方

    檳榔5~10克 蘿卜子5~10克 鮮橘皮10~15克白糖適量

    制法

    把檳榔打碎;把蘿卜子放小鍋內炒香,然后搗碎;取新鮮橘皮(約1個整橘皮),煎成細絲狀;然后將上3味一同放入搪瓷杯內加水適量,煎煮5~7分鐘后,去渣留汁,最后加入白糖適量,當作飲料服用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行氣,消食,除脹。適用于小兒消食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以上為1日量,可以作2~3次,溫熱飲用。

    注意

    適用于體壯兒童,只宜飲用1~2天,不可多飲久服;體弱兒童者傷食,用量宜減半。

    摘錄《經驗方》方出《千金》卷十八,名見《普濟方》卷一六四:檳榔飲處方

    檳榔12枚,生姜4兩,杏仁4兩,白術4兩,半夏8兩,茯苓5兩,橘皮3兩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胸中痰飲,腸中水鳴,食不消,嘔吐水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方中白術,《千金方衍義》作“柑皮”。

    各家論述

    《千金方衍義》:杏仁開拓胸中之氣,姜、半消豁膈上之痰,檳榔、茯苓泄利腸中之水,柑橘二皮一寒一溫,升降上下之氣,此惟病氣未固,元氣未漓者宜之。

    摘錄方出《千金》卷十八,名見《普濟方》卷一六四《圣濟總錄》卷五十三:檳榔飲處方

    檳榔(生,銼)半兩,羚羊角(鎊)半兩,大黃(銼)半兩,甘草(炙,銼)1兩,赤茯苓(去黑皮)1兩,防己(銼)1兩。

    制法

    上為粗末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胞囊實熱,溲便癃閉,日夜不通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每服5錢匕,水1盞半,煎至1盞,去滓溫服。

    摘錄《圣濟總錄》卷五十三《圣濟總錄》卷五十四:檳榔飲處方

    檳榔5枚(銼),木香1兩,生姜(切,焙)半兩,青橘皮(湯浸,去白,焙)半兩,芎半兩,前胡(去蘆頭)1分,丁香半兩,山芋半兩。

    制法

    上為粗末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三焦榮衛(wèi)不通,氣滿水脹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每服3錢匕,水1盞,煎至7分,空心溫服。

    腳腫,加牽牛子半兩;面目浮腫,加郁李仁半兩。

    摘錄《圣濟總錄》卷五十四
更多中藥材
  • 處方玄參5錢,當歸3錢,連翹1錢,白芍2錢,丹皮2錢,荊芥2錢,甘菊花2錢,升麻5分,天花粉1錢。功能主治散風熱。主痘癥發(fā)全,痘毒全無,收痂大愈之后,放心縱欲,飲食過傷,又兼風熱,而致數日之后身復發(fā)熱,通身發(fā)出紅斑,癢甚,愈抓愈癢,先出大小......
  • 處方五靈脂(去砂石)、延胡索(炒,去皮)、蒼術(煨)、良姜(炒)、當歸(去蘆洗)各等分。制法上為細末。功能主治心胃痛。用法用量每服2錢,熱酒、醋湯調下,不拘時候。摘錄《丹溪心法附余》卷十五......
  • 《御藥院方》卷五:安眠散處方款冬花 烏梅肉 佛耳草 麥門冬(去心)各7.5克 陳皮(去白)15克 甘草(炙)10.5克 御米殼22.5克(酥炒)制法上為細末。功能主治上喘咳嗽,久而不愈。用法用量每服9克,用水150毫升,入黃蠟如棗核大,伺煎......
  • 處方夜交藤15g,合歡花9g,炒棗仁12g,龍齒9g,茯神9g,麥冬9g,石斛12g,珍珠母30g(先煎),白芍9g,夏枯草9g,朱砂1g(沖),琥珀1.5g(沖)。功能主治鎮(zhèn)靜,安神。主失眠,夢多,頭昏,頭脹,舌質紅,脈細數。摘錄《臨證醫(yī)......
  • 處方白芍5錢,生地5錢,當歸5錢,甘草1錢,熟地1兩,山茱萸2錢,枸杞2錢,甘菊花3錢。功能主治補肝血,益腎水。主肝氣太燥,憂愁之后,終日困倦,至夜而雙目不閉,欲求一閉目而不得。用法用量水煎服。摘錄《辨證錄》卷四..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