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古籍
陳艾葉(炒)1兩,當(dāng)歸1兩,干姜半兩,木香半兩,厚樸(制)半兩,肉豆蔻半兩,草果半兩,良姜1兩,丁香1兩,甘草5分。
上為末。
小兒冷痢肚痛。
粟米煎服。
陳艾葉(炒)1兩,當(dāng)歸1兩,干姜半兩,木香半兩,制厚樸(銼)半兩,肉豆蔻半兩。
冷痢肚痛。
CopyRight ©2019-2025 學(xué)門教育網(wǎng) 版權(quán)所有
網(wǎng)站備案/許可證號(hào):魯ICP備19034508號(hào)-2
陳艾葉(炒)1兩,當(dāng)歸1兩,干姜半兩,木香半兩,厚樸(制)半兩,肉豆蔻半兩,草果半兩,良姜1兩,丁香1兩,甘草5分。
制法上為末。
功能主治小兒冷痢肚痛。
用法用量粟米煎服。
摘錄《普濟(jì)方》卷三九六《永類鈐方》卷二十一:保嬰艾葉湯處方陳艾葉(炒)1兩,當(dāng)歸1兩,干姜半兩,木香半兩,制厚樸(銼)半兩,肉豆蔻半兩。
制法上為末。
功能主治冷痢肚痛。
用法用量粟米煎服。
摘錄《永類鈐方》卷二十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