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醫(yī)古籍
  • 苦果

    別名

    洋苦果、呂宋豆、呂宋果

    來源

    馬錢科苦果Strychnos ignatii Bergins,以種子入藥。

    生境分布

    菲律賓、越南、泰國。

    化學(xué)成分

    含番木大鱉堿等生物堿。

    性味

    苦,溫。有大毒。

    注意

    大毒。使用時(shí)特別注意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解毒殺蟲。主治中風(fēng)昏倒,腹痛泄痢,小兒蛔蟲。蛇蟲咬傷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3厘。

    摘錄《全國中草藥匯編》
更多中藥材
  • 《中藥大辭典》:遍山紅拼音注音Biàn Shān Hónɡ別名暴牙郎、秤桿菜(《貴州民間藥物》),滿山紅、三葉藤(《廣西藥植名錄》)。出處《貴州民間藥物》來源為野牡丹科植物尖子木的全株或根。夏、秋采收。生境分布生于山野、叢林。分布我國西南部......
  • 拼音注音Bì Qiào Jiānɡ別名樟柳頭、廣東商陸、白石筍、山冬筍、水蕉花、象甘蔗來源姜科閉鞘姜屬植物閉鞘姜Costus speciosus (Koenig)Smith,以根狀莖入藥。四季可采,以秋末為宜,洗凈切片,蒸熟曬干。性味辛、酸......
  • 《中藥大辭典》:霸王七拼音注音Bà Wánɡ Qī別名萬年炦、炦七。出處《四川中藥志》來源為鳳仙花科植物野風(fēng)仙花的塊根。9~12月間采挖,除去須根,曬干。原形態(tài)植物形態(tài)詳“野鳳仙花“條。性狀干燥塊根呈紡錘形或長橢圓形,長約2~4厘米,相約1......
  • 《中藥大辭典》:霸王根拼音注音Bà Wánɡ Gēn出處《中國沙漠地區(qū)藥用植物》來源為蒺藜科植物霸王的根。春、秋采挖,曬干。用時(shí)切段。生境分布生于荒漠地帶砂礫質(zhì)河流階地、低山山坡、碎石低丘和干河床。分布甘肅、寧夏、內(nèi)蒙古、青海、新疆等地。原......
  • 《全國中草藥匯編》:霸王鞭拼音注音Bà Wánɡ Biān別名刺金剛、金剛纂來源大戟科霸王鞭Euphorbia royleana Boiss.,以全草(乳汁)入藥。生境分布云南。性味微苦、澀,平。有毒。注意毒性劇烈,用時(shí)宜慎。功能主治祛風(fēng)消..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