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醫(yī)古籍
  • 不換金正氣散

    明·方賢著《奇效良方》:不換金正氣散處方

    蒼術、橘皮、半夏曲、厚樸(姜制)、藿香,各二錢。炙甘草,一錢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解散寒邪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上作一服,水二鐘,生姜五片,紅棗二個,煎至一鐘,食前服。

    摘錄明·方賢著《奇效良方》《宋·太平惠民和劑局方》:不換金正氣散處方

    厚樸(去皮.姜汁制)、藿香(去枝.土)、甘草、半夏(煮)、蒼術(米泔浸)、陳皮(去白),各等分。

    炮制

    上為散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治四時傷寒,瘴疫時氣,頭疼壯熱,腰背拘急;五勞七傷、山嵐瘴氣,寒熱往來,五膈氣噎,咳嗽痰涎,行步喘乏,或霍亂吐瀉,臟腑虛寒,下痢赤白,并宜服之。

    常服能辟嵐氣,調和脾胃,美飲食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每服三錢,水一盞半,生姜三片,棗子二枚,煎至八分,去滓,食前稍熱服。

    若四方人不伏水土,宜服之。

    注意

    忌生冷、油膩、毒物。

    摘錄《宋·太平惠民和劑局方》《太平惠民和劑局方》卷二:不換金正氣散別名

    普賢正氣散(《證治準繩·類方》卷四)。

    處方

    厚樸(去皮,姜汁制)藿香(去枝、土)甘草(爁)半夏(煮)蒼術(米泔浸)陳皮(去白)各等分

    制法

    上藥銼散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主四時傷寒,瘴疫時氣,頭痛壯熱,腰背拘急;山嵐瘴氣,寒熱往來,霍亂吐瀉,赤白下利;五膈氣噎,咳嗽痰涎,行步喘乏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每服9克,用水220毫升,加生姜3片,棗子2枚,煎至180毫升,去滓,空腹時稍熱服。

    注意

    服藥期間,忌生冷、油膩、毒物。

    摘錄《太平惠民和劑局方》卷二《治痘全書》卷十三:不換金正氣散處方

    人參、五味、麥冬、杏仁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痘瘡,觸犯邪氣者。

    各家論述

    觸犯邪氣,入則正氣虛,驅邪不主扶正,則邪未必能驅。此用和平扶正之藥,無過于生脈散之三味,所以五味、人參、麥冬,大有見也;大凡氣一觸則滯,更加杏仁以佐之。

    摘錄《治痘全書》卷十三《癥因脈治》卷四:不換金正氣散處方

    蒼術、厚樸、陳皮、甘草、木香、鮮藿香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表邪發(fā)熱。

    摘錄《癥因脈治》卷四《醫(yī)統(tǒng)》卷七十六:不換金正氣散處方

    厚樸(姜炒)1錢,蒼術(米泔水泡)1錢,陳皮(去白)1錢,半夏(制)1錢,藿香葉(凈)1錢,甘草(炙)1錢,草果5分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和脾胃,止吐瀉,溫中,下痰飲。主一切山嵐瘴氣,八般瘧疾,四時傷寒,五種膈氣,腹痛脹滿,吞酸噫氣,噎塞干嘔,惡心;內受寒濕,外感風邪,頭痛頭眩,鼻塞;及一切霍亂時氣,不伏水土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水2盞,加生姜3片,大棗2枚,水煎,溫服。

    摘錄《醫(yī)統(tǒng)》卷七十六《保命歌括》卷十七:不換金正氣散處方

    厚樸(姜汁炒)、陳皮(去白)、蒼術(米泔浸)、半夏(洗)、白茯苓、紫蘇葉各等分,甘草減半,神曲(炒,研細末,另入藥)等分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傷濕咳嗽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上(口父)咀,除神曲末,用水1盞半,加生姜3片,大棗2枚,煎1盞,去滓,入曲末服。

    摘錄《保命歌括》卷十七《便覽》卷四:不換金正氣散處方

    陳皮、厚樸(姜制)、藿香葉、半夏(姜炒)、甘草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瘡痘正出之時,被天氣寒冷所折,內為乳食所傷,氣血壅遏,榮衛(wèi)不和,毒氣返復而出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上每服3錢,加生姜3片,大棗2枚,紫草并糯米同煎服。

    摘錄《便覽》卷四《外科精要》卷下:不換金正氣散處方

    蒼術(米泔浸,炒)4兩,厚樸(姜汁拌炒)4兩,粉甘草(炙)2兩,橘紅(焙)3兩,藿香葉2兩,半夏(姜制)2兩,木香(濕紙裹煨)1兩,人參1兩,白茯苓1兩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癰疽感冒風寒,或傷生冷,或瘴瘧,或疫癘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每服5錢,加生姜、大棗,水煎服。

    摘錄《外科精要》卷下
更多中藥材
  • 處方川雞頭末1錢,蕓苔子末3錢。功能主治小兒天吊。用法用量上取新汲水調。涂、貼在頂上。摘錄《圣惠》卷八十五......
  • 處方沉香1分,硇砂(別研)1分,使君子1分,蓽澄茄1分,蓬莪術1分,荊三棱1分(炮,醋浸過),朱砂1分,木香1分,檳榔(大者)1個,肉豆蔻(大者)1個,母丁香(大者),巴豆20個(肥好者,生用,去皮不去油),牽牛子1兩。制法上為細末。丸如綠......
  • 處方厚樸1斤(去皮,切),棗2升(去核,切),生姜1斤(去皮,切)。制法上先入鍋內猛火炒勻,攪,候紫焦傾出,為粗末。每藥末1斤,入良姜4兩,干姜4兩(炮裂)、神曲4兩,同為細末,面糊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功能主治暖脾胃,增進飲食。主用法用量每服......
  • 處方羊蹄根、草烏頭。功能主治一切風癬及諸般癬瘙癢,搔之不已。用法用量凈拂多人行磚,上滴好醋,先磨草烏頭約1分,次磨羊蹄根2分,爬令發(fā)癢,以指點藥抹之,仍吃煮腎散相為表里。摘錄《圣濟總錄》卷一三七......
  • 處方川雞頭半兩(燒為灰),膩粉1分,龍腦1分。制法上為末。以黃牛膽汁調成膏,以瓷器盛。功能主治中風口噤不開。用法用量每服1錢,以溫酒調,拗開口灌之,不拘時候,續(xù)以豆淋酒投之。摘錄《圣惠》卷十九..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