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醫(yī)古籍
  • 鼬鼠肉

    《中藥大辭典》:鼬鼠肉拼音注音Yòu Shǔ Ròu出處

    《綱目》

    來源

    為鼬科動物黃鼬

    生境分布

    分布遍及全國。

    原形態(tài)

    黃鼬(《廣雅疏證》),又名:黃鼠狼、鼪鼠、地猴(《綱目》)。

    體長25~40厘米,尾長13~18厘米,體重1公斤左右,雌體比雄體較小。體形細(xì)長,四肢短,尾中等長,較為蓬松。肛門部有臭腺1對,遇敵時能放出臭氣以自衛(wèi)。全身毛棕黃或橙黃色,腹面毛色較淡,尤以腋下及鼠蹊部為甚,幾呈淡黃灰色。鼻端周圍、口角和額部為白色而攙雜棕黃色毛,眼周和兩眼間為褐棕色。尾和四肢與背色同,冬季掌面被以灰褐色毛。

    棲息林區(qū)的河谷、土坡、沼澤及灌叢中。也常見于平原或村落附近,住石洞或樹穴內(nèi)。多夜間活動,性殘暴,視覺敏銳,善游泳。

    性味

    《綱目》:"甘,溫,有小毒。"

    功能主治

    ①《綱目》:"煎油涂瘡疥,殺蟲。"

    ②《東醫(yī)寶鑒》:"作末,療瘡瘺久不合。"

    ③《動植物民間藥》:"全身黑燒,治淋病,遺尿。"

    用法用量

    內(nèi)服:燒存性研末,0.5~1錢。外用:煎油涂或燒灰研末撒。

    復(fù)方

    治淋?。瑚笕砗跓勰?,與等量之梓白皮細(xì)末混合,每次約服一匙許,開水送。(《動植物民間藥》)

    摘錄《中藥大辭典》《中華本草》:鼬鼠肉拼音注音Yòu Shǔ Ròu別名

    黃鼬、黃鼠狼、鼪鼠、地猴、鬛鼠

    英文名Yellow weasel出處

    出自《本草綱目》?!毒V目》:按《廣雅》,鼠狼即鼬也。此物健于搏鼠及離畜,又能制蛇虺。鼬,處處有之,狀似鼠而身長尾大,黃色帶亦,其氣極臊奧。鼬鼠心肝,氣味臭,微毒,治心腹痛,殺蟲。《海上仙方》用黃鼠心、肝、肺一具,陰干瓦焙為末,入乳香、沒藥、孩兒茶、血竭末各三分,每服一錢,燒酒調(diào)下立止。

    來源

    藥材基源:為鼬科動物黃鼬的肉。

   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:Mustela sibirica Pallas

    采收和儲藏:捕捉后殺死,去皮毛及腸雜,取肉,鮮用或烘干。

    生境分布

    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:棲息于河谷、溝沿、土坡、小草丘及灌叢中晝伏夜出,以動物為食。

    資源分布:我國除寧夏、青海、新疆外,其余各地均有分布。

    原形態(tài)

    黃鼬,體細(xì)長,雄性體長25-40cm,體重1kg左右。雌體為雄體的2/3。頭略圓,唇有須,耳小而橫寬。頸部長,四肢短,前后足5趾,爪尖銳,足部毛長而硬。尾長,約為體長的一半,尾毛蓬松,肛門附近具有1對分泌腺。遇敵時能放出臭氣以自衛(wèi)。吻端、眼周、兩眼之間為棕褐色,額部為淺棕色。鼻端周圍、口角、唇均為白色。全身棕黃色或橙黃色,腹面顏色較淡。四足顏色較暗。夏毛色較深,常顯暗棕褐色或褐色;冬毛顏色淺而帶光澤。偶見白化的個體。

    歸經(jīng)

    肺;腎經(jīng)

    性味

    味甘;性溫

    功能主治

    解毒;殺蟲;通淋;升高血小板。主淋巴結(jié)結(jié)核;疥癬;瘡瘺;淋證;血小板減少性紫癜

    用法用量

    內(nèi)服:燒存性研末,1.5-3g。外用:適量,煎油涂;或燒灰研末撒。

    復(fù)方

    治淋?。?鼬鼠全身黑燒粉末,與等量之鋅白皮細(xì)末混合,每次約服一匙許,開水送。(《動植物民間藥》)

    各家論述

    1.《綱目》: 煎油涂瘡疥,殺蟲。

    2.《東醫(yī)寶鑒》:作末,療瘡屢久不合。

    3.《動植物民間藥》:全身黑燒,治淋病,遺尿。

    摘錄《中華本草》
更多中藥材
  • 《全國中草藥匯編》:側(cè)耳別名北風(fēng)菌、蠔菌、雜蘑來源真菌類擔(dān)子菌綱傘菌目傘菌科側(cè)耳Pleurotus ostreatus (Jacq. ex Fr.) Quel.,以子實體入藥。生境分布生闊葉樹的樹干上。分布于河北、山西、云南。藥理作用菌絲體......
  • 《全國中草藥匯編》:催乳藤別名奶汁藤來源蘿藦科催乳藤Heterostemma oblongifolium Cost.,以全株入藥。生境分布廣東、廣西。功能主治催乳。主治乳汁不下。摘錄《全國中草藥匯編》《中華本草》:催乳藤拼音注音Cuī Rǔ......
  • 拼音注音Cuī Chǎn Cǎo別名牛尾草、六角草、細(xì)穗石松、樹靈芝來源藥材基源:為石杉科植物馬尾杉的全草。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:Phlegmariurus phlegmaria(L.)Holub.[Lycopodium phlegmaria......
  • 來源蘿藦科催吐白薇Cynanchum vinceto xicum (L.) Pers.,以根、種子入藥。生境分布臺灣、四川、云南。功能主治根的制劑有催吐作用。種子抽提物對心臟有類似“羊角拗”的強心作用。摘錄《全國中草藥匯編》......
  • 來源夾竹桃科催吐蘿芙木Rauvolfia vomitoria Afzel. ex Spreng.,以根、莖皮入藥。生境分布廣東、廣西有栽培。功能主治根:可提取利血平生物堿,治高血壓;并可提制嘔吐、下瀉藥物。莖皮:可治高熱,消化不良,疥癬。乳..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