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醫(yī)古籍
  • 鼬瓣花根

    拼音注音Yòu Bàn Huā Gēn別名

    壺瓶花根

    來源

    藥材基源:為唇形科植物鼬瓣花的根。

   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:Galeopsis bifida Boenn.[G.tetrahit auct.non L.]

    采收和儲藏:內(nèi)服:煎湯,15-30g。

    生境分布

    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:生于林緣、路旁、田邊、灌木叢或草地等空曠處,在我國西南地區(qū)的山地,可生長在海拔4000m的地方。

    資源分布:分布于黑龍江、吉林、內(nèi)蒙古、山西陜西、甘肅、青海、湖北西部、四川西部、貴州西北部、云南西北部及東背部、西藏等地。

    原形態(tài)

    為唇形科植物鼬瓣花,一年生草本,高20-60cm。莖直立,四棱形,被瞻仰節(jié)的長剛毛及短柔毛。葉對生;葉柄長1-2.5cm,被短柔毛;葉片卵狀披針形或披針形,長3-8.5cm,寬1.5-4cm,先端銳尖或漸尖,基部漸狹或?qū)捫ㄐ芜吘増A齒花序多花密集,腋生;小苞片披我形,長3-6mm,先端刺尖,邊緣具剛毛;花萼鐘形,長約1cm,外面被剛毪 ,內(nèi)面被微柔毛,萼齒5,長約5mm,先端長刺狀;花冠白、黃或粉紫紅色,長約1.4cm,上唇卵圓形,先端鈍,具數(shù)個齒,外被剛毛,下唇3裂,中裂片略大,先端微凹;雄蕊4,均伸至上唇片下,花絲下部被毛花藥2室,具纖毛;子房4裂,柱頭2裂;花盤前方呈指頭狀增大。小堅果倒卵狀三角形,鱗。花期7-9月,果期8-10月。

    性味

    味甘;微辛;性溫

    功能主治

    補虛;止咳;調(diào)經(jīng)。主體虛贏弱;肺虛久咳;月經(jīng)不調(diào)

    用法用量

    內(nèi)服:煎湯,15-30g。

    摘錄《中華本草》
更多中藥材
  • 《全國中草藥匯編》:白升麻拼音注音Bái Shēnɡ Má來源薔薇科白升麻Spiraea japonica L. f. var. stellaris Rehd.,以根入藥。生境分布云南。性味苦、微辛,涼。功能主治清熱解表。主治感冒,頭痛發(fā)燒......
  • 《全國中草藥匯編》:白及拼音注音Bái Jí別名白根、地螺絲、白雞兒、白雞娃、連及草、羊角七英文名RHIZOMA BLETILLAE來源本品為蘭科植物白及Bletilla striata(Thunb.) Reichb. f.的干燥塊莖。夏、......
  • 拼音注音Bái Yè Bù Fān別名白地紫菀、大火草、牛耳朵火草、小一支箭、白頭翁來源藥材基源:為菊科植物鉤苞大丁草的根。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:Gerbera delauayi Franch. [G. hen-ryi Dunn]采收和儲藏:......
  • 拼音注音Bái Yè Cì Gēn出處福建來源為胡頹子科植物福建胡頹子的根。生境分布生于山野。分布福建、臺灣一帶。原形態(tài)福建胡頹子,又名:椬梧。常綠直立灌木,高1~2米。枝具長棘刺,幼枝被褐色鱗片。葉亞革質(zhì),倒卵形至卵狀矩圓形,長3~4.5......
  • 《中藥大辭典》:白葉火草拼音注音Bái Yè Huǒ Cǎo別名拿戛千里光、白背艾,火門艾、大葉艾、滿山香(《廣西藥植名錄》),大白葉子火草(《云南思茅中草藥選》)。出處《云南思茅中草藥選》來源為菊科植物白千里光的根或全草。夏、秋采收,洗凈..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