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古籍
鷹爪果
藥材基源:為番荔枝科植物鷹爪花的果實。
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:Artabotrys hexapetalus(L.f.)Bhandari[Annona hexapetala L.f.]
采收和儲藏:秋季果實成熟時采摘,鮮用或曬干研粉。
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:多栽培,少數(shù)為野生。
資源分布:分布于浙江、江西、福建、臺灣、廣東、海南、廣西、云南等地。
攀援灌木。常借鉤狀的總花梗攀援于它物上。葉互生;葉片紙質(zhì),長圓形或闊披針形,長6-16m,寬2.5-6cm,先端漸尖或急尖,基部楔形。花1-2朵,生于木質(zhì)鉤狀的總花梗上,淡綠色或淡黃色,芳香;萼片3,綠色,卵形,長約8mm;花瓣6,2輪,長圓狀披針形,長3-4.5cm,近基部收縮;雄蕊多數(shù),緊貼,藥隔三角形;心皮多數(shù),長圓形,各具胚珠2顆,柱頭線狀長圓形。果實卵圓狀,長2.5-4cm,數(shù)個群集于果托上?;ㄆ?-8月,果期5-12月。
辛;微苦;微寒
清熱解毒;散結。主瘰疬
外用:適量,搗爛或研末,黃酒調(diào)敷。
CopyRight ©2019-2025 學門教育網(wǎng) 版權所有
網(wǎng)站備案/許可證號:魯ICP備19034508號-2
鷹爪果
來源藥材基源:為番荔枝科植物鷹爪花的果實。
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:Artabotrys hexapetalus(L.f.)Bhandari[Annona hexapetala L.f.]
采收和儲藏:秋季果實成熟時采摘,鮮用或曬干研粉。
生境分布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:多栽培,少數(shù)為野生。
資源分布:分布于浙江、江西、福建、臺灣、廣東、海南、廣西、云南等地。
原形態(tài)攀援灌木。常借鉤狀的總花梗攀援于它物上。葉互生;葉片紙質(zhì),長圓形或闊披針形,長6-16m,寬2.5-6cm,先端漸尖或急尖,基部楔形。花1-2朵,生于木質(zhì)鉤狀的總花梗上,淡綠色或淡黃色,芳香;萼片3,綠色,卵形,長約8mm;花瓣6,2輪,長圓狀披針形,長3-4.5cm,近基部收縮;雄蕊多數(shù),緊貼,藥隔三角形;心皮多數(shù),長圓形,各具胚珠2顆,柱頭線狀長圓形。果實卵圓狀,長2.5-4cm,數(shù)個群集于果托上?;ㄆ?-8月,果期5-12月。
性味辛;微苦;微寒
功能主治清熱解毒;散結。主瘰疬
用法用量外用:適量,搗爛或研末,黃酒調(diào)敷。
摘錄《中華本草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