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醫(yī)古籍
  • 野鴉椿根

    《中藥大辭典》:野鴉椿根拼音注音Yě Yā Chūn Gēn出處

    《中國藥植志》

    來源

    為省沽油科植物野鴉椿根皮。9~10月采挖,洗凈切片,曬干。

    原形態(tài)

    植物形態(tài)詳"野鴉椿子"條。

    性味

    《四川中藥志》:"性微溫,味苦,無毒。"

    功能主治

    祛風(fēng)除濕,健脾調(diào)營。治痢疾,泄瀉,疝痛,崩漏,風(fēng)濕疼痛,跌打損傷。

    ①《中國藥植志》:"根的內(nèi)皮可治痢治瀉,又治各種炎癥。"

    ②《四川中藥志》:"治月經(jīng)不調(diào),膀胱疝氣。"

    ③《福建中草藥》:"祛風(fēng)除濕。"

    用法用量

    內(nèi)服:煎湯,0.5~2兩;或浸酒。外用:搗敷。

    復(fù)方

    ①治泄瀉、痢疾:野鴉椿根一至二兩,水煎服。

    ②治婦女血崩:野鴉椿根四兩,桂圓一兩,水煎服。

    ③治外傷腫痛:鮮野鴉椿根皮和酒搗爛,烘熱敷患處。(①方以下出《浙江天目山藥植志》)

    ④治產(chǎn)褥熱:野鴉椿根、白英各三錢,梵天花五錢,羊耳菊、蛇莓各二錢。用酒、水各半煎,加紅糖一兩沖服。(《浙江民間常用草藥》)

    ⑤治風(fēng)濕腰痛,產(chǎn)后傷風(fēng):野鴉椿鮮根一至三兩。水煎調(diào)酒服。(《福建中草藥》)

    ⑥治偏頭痛:野鴉椿根、雞兒腸、金銀花根、單葉鐵線蓮各五錢,黃酒煎服。

    ⑦治關(guān)節(jié)或肌肉風(fēng)痛:野鴉椿根三兩,煎服。

    ⑧治跌打損傷、筋骨痛:野鴉椿根五錢,水煎服。(⑥方以下出《浙江民間常用草藥》)

    摘錄《中藥大辭典》《中華本草》:野鴉椿根拼音注音Yě Yā Chūn Gēn別名

    花臭木。

    英文名root of Common Euscaphis出處

    出自《中國藥植志》

    來源

    藥材基源:為省沽油科植物野鴉椿Euscaphis japonica (Thunb.) Dippel的根或根皮。

   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:Euscaphis japonica (Thunb.) Dippel [Sambucus japonica Thunb.]

    采收和儲藏:9-10月采挖,洗凈,切片,鮮用或曬干?;騽?nèi)∫び谩?/p>生境分布

    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:生于山坡、山谷、河邊的叢林或灌叢中,亦有栽培。

    資源分布:分布于華東、中南、西南及山西、臺灣等地。

    原形態(tài)

    野鴉椿 落葉小喬木或灌木,高2-8m。莖皮灰褐色,具縱紋。小枝及芽紅紫色,枝葉揉破后發(fā)出惡臭氣味。葉對生;小葉柄長1-2mm;小托葉線形,基部較寬,先端尖,有微柔毛;奇數(shù)羽狀復(fù)葉,長(8-)12-32cm,葉軸淡綠色,小葉5-9,稀3-11,長卵形或橢圓形,稀為圓形,長4-9cm,寬2-4cm,先端漸尖,基部鈍圓,邊緣具疏短鋸齒,齒尖有腺體,下面沿脈有白色小柔毛,主脈在上面明顯,在背面突出;側(cè)脈8-11,有微柔毛。花兩性,圓錐花序頂生,花梗長達(dá)21cm,花多,較密集,黃白色,徑4-5mm;萼片與花瓣均5,橢圓形,萼片宿成;花盤盤狀,心皮3,分離;雄蕊5,花絲扁平;雌蕊3;子房卵形。蓇葖果,長1-2cm,每一花發(fā)育為1-3個,果皮軟革質(zhì),紫紅色,有縱脈紋。種子近圓形,假種皮肉質(zhì),黑色,有光澤?;ㄆ?-6月,果期8-9月。

    歸經(jīng)

    肝;脾;腎經(jīng)

    性味

    苦;微辛;性平

    功能主治

    祛風(fēng)解表;消熱利濕。主外感頭痛;風(fēng)濕腰痛;痢疾;泄瀉;跌打損傷

    用法用量

    內(nèi)服:煎湯,9-15g,鮮品30-60g;或浸酒。外用:適量,搗敷;或煎湯熏洗。

    復(fù)方

    ①治泄瀉、痢疾:野鴉椿根一至二兩,水煎服。②冶婦女血崩:野鴉格根四兩,檸圓一兩,水煎服。③治外傷腫痛:鮮野鴉椿根皮和酒搗爛,烘熱敷患處。(①方以下出《浙江天目山 植志》)④治產(chǎn)褥熱:野鴉椿根、白英各三錢,梵天花五錢,羊耳菊、蛇莓各二錢。用酒、水各半煎,加紅糖一兩沖服,(《浙江民間常用草藥》)⑤治風(fēng)濕腰痛,產(chǎn)后傷風(fēng):野鴉椿鮮根一至三兩。水煎調(diào)酒服。(《福建中草藥》)⑥治偏頭痛:野鴉椿根、雞兒腸、金銀花根、單葉鐵線蓮各五錢,黃酒煎服。⑦治關(guān)節(jié)或肌肉風(fēng)痛:野鴉椿根三兩,煎服。⑧治跌打損傷、筋骨痛:野鴉椿根五錢,水煎服。(⑥方以下出《浙江民間常用草藥》)

    各家論述

    1.《中國藥植志》:根的內(nèi)皮可治痢治瀉,又治各種炎癥。

    2.《四川中藥志》:治月經(jīng)不調(diào),膀胱疝氣。

    3.《福建中草藥》:祛風(fēng)除濕。

    摘錄《中華本草》
更多中藥材
  • 別名白葉花、銀背葉秔子梢、銀色秔子梢來源豆科白葉花柴Campylotropis argentea Schindl.,以根入藥。生境分布云南。性味澀,平。功能主治清熱利濕,收斂止血。主治腸炎,腹瀉,痢疾,浮腫,便血。本品還可治風(fēng)濕,跌打損傷,......
  • 《全國中草藥匯編》:白葉藤別名紅藤仔、飛揚藤、胱皮藤、紅絲線、扛棺回[海南]來源蘿藦科白葉藤屬植物白葉藤Crytolepis sinensis (Lour.) Merr.,以全株入藥。全年可采,曬干。性味甘、淡,涼。有小毒。功能主治清熱解毒......
  • 拼音注音Bái Tǔ Fú Línɡ別名白萆薢、白土苓、土茯苓、鐵架子土茯苓、九牛力、千斤力、土萆薢來源藥材基源:為百合科植物肖菝葜的塊莖。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:Heterosmilax japonica Kunth采收和儲藏:春、秋二季采挖......
  • 來源蘿藦科白地牛Cynanchum mooreanum Hemsl.,以根入藥。生境分布江蘇、浙江、安徽、福建、江西、河南、湖北、廣東。功能主治主治腸結(jié)核。用法用量配苦木霜、黃柏、毛冬青根各3錢,水煎服。摘錄《全國中草藥匯編》......
  • 拼音注音Bái Dì Zǐ Wǎn別名大火草、牛耳朵火草(《昆明民間常用草藥》),白葉不翻、小一支箭、白頭翁(《云南中草藥選》)。出處《昆明民間常用草藥》來源為菊科植物鉤毛大丁草的根。秋、冬采挖。洗凈曬干。生境分布生于山坡、林邊、草叢中。原..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