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醫(yī)古籍
  • 羊黃

    《中藥大辭典》:羊黃拼音注音Yánɡ Huánɡ出處

    《陸川本草》

    來源

    為??苿游?strong>山羊的膽囊結(jié)石。

    原形態(tài)

    動物形態(tài)詳"羊肉"條。

    化學(xué)成分

    參見"牛黃"條。

    性味

    《陸川本草》:"苦,平,有小毒。"

    功能主治

    《陸川本草》:"代牛黃用。瀉熱,利瘓,通竅,鎮(zhèn)驚。治風(fēng)痰閉竅,痰火昏迷,熱病澹妄,小兒驚癇。"

    用法用量

    內(nèi)服:研末,3~5分。

    摘錄《中藥大辭典》《中華本草》:羊黃拼音注音Yánɡ Huánɡ英文名Goat gallbladder stone出處

    出自《陸川本草》

    來源

    藥材基源:為??苿游锷窖虻哪懩医Y(jié)石。

   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:Capra hircus Linnaeus.

    采收和儲藏:宰羊時,剖腹,取膽囊,如發(fā)現(xiàn)有結(jié)石,即取出,洗凈,晾干。

    生境分布

    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:1.為飼養(yǎng)家畜之一,口種頗多。

    2.為飼養(yǎng)家畜之一,品種多達(dá)300余種。群居動物,以草類粉良。怕熱不怕冷。

    資源分布:1.分布于全國各地。

    2.分布幾遍全國,以北部和西北地區(qū)為多。

    原形態(tài)

    1.山羊,體長1-1.2cm,體重10-35kg。頭長,頸短,耳大,吻狹長。雌雄額部均有角1對,雄性者角大;角基部略呈三角形,尖端略向后彎,角質(zhì)中空,表面有環(huán)紋或前面呈瘤狀。雄者頜下有總狀長須。四肢細(xì),尾短,不甚不垂。全體被粗直短毛,毛色有白、黑、灰和黑白相雜等多種。

    2.綿羊,綿羊為人們較早馴養(yǎng)的家畜?;w重隨品種而不同,最小不過20kg,最大可達(dá)150-200kg。外形特征亦有多樣。有的雌、雄均有角;有的二者皆無角;有的僅雄性有角。角形與羊尾也因種而有差異其被毛接近原始品種者,具有兩層:外層為粗毛可蔽雨水,內(nèi)層為纖細(xì)的絨毛,藉以保溫。但改良品種僅存內(nèi)層的絨毛。前后肢兩趾間具有一腺體,開口于前部。具有淚腺。

    化學(xué)成分

    山羊的膽囊結(jié)石,其成分與牛黃相近。

    藥理作用

    1.鎮(zhèn)靜和抗驚厥作用,綿羊黃水懸液(I)1,2g/kg腹腔注射,對戊四氮80mg/kg皮下注射所致小鼠驚厥有明顯對抗作用;I1.2g/(kg·d)灌胃,連續(xù)5天,對皮下注射苯甲酸鈉咖啡因(CNB)0.6g/kg所致小鼠驚厥也有顯著抑制作用,能降低驚厥率,延長驚厥潛伏期和死亡時間。I0.8g/kg腹腔注射,使小鼠自主活動明顯減少,表面安靜,嗜睡,并與閾下劑量的戊巴比妥鈉有明顯協(xié)同作用,使睡眠率達(dá)100%。上述實驗表明羊黃有較強的中樞抑制作用。

    2.抗炎作用,羊黃1g/kg腹腔注射,對巴豆油所致小鼠耳部炎癥有顯著才抑制作用,使腫脹程度明顯減輕。

    3.增強而缺氧力,羊黃1.2g/kg腹腔注射,明顯延長小鼠常壓缺氧存活時間。

    4.毒性,羊黃7.5g/kg,分別給小鼠灌胃及腹腔注射,觀察7天,全部存活,無異常反應(yīng),尸解也未見重要內(nèi)臟異常。其最大耐受量相當(dāng)于人1次用量(2.5g)的150倍以上。

    歸經(jīng)

    肝;心經(jīng)

    性味

    味苦;性平;小毒

    功能主治

    清熱;開竅;化痰;鎮(zhèn)驚。主熱盛神昏;風(fēng)痰閉竅;譫妄;驚癇

    用法用量

    內(nèi)服:研末,1-1.5g。

    各家論述

    《陸川本草》:代牛黃用。瀉熱,利痰,通竅,鎮(zhèn)驚。治風(fēng)痰閉竅,痰火昏迷,熱病譫妄,小兒驚癎。

    摘錄《中華本草》
更多中藥材
  • 《中藥大辭典》:白芥拼音注音Bái Jiè別名胡芥(《蜀本草》),蜀芥(《綱目》)。出處《唐本草》來源為十字花科植物白芥的嫩莖葉。生境分布全國各地多有栽培。原形態(tài)一年或二年生草本。莖較粗壯,高達(dá)1米,全體被稀疏粗毛。葉互生;莖基部的葉具長柄......
  • 《中藥大辭典》:白芥子拼音注音Bái Jiè Zǐ別名辣菜子(《中藥志》)出處《唐本草》來源為十字花科植物白芥的種子。夏末、秋初果實成熟時割取全株,曬干后,打下種子,除去雜質(zhì)。生境分布主產(chǎn)安徽、河南、山東、四川、河北、陜西、山西等地。以安徽......
  • 拼音注音Bái Huā Dīnɡ Xiānɡ來源藥材基源:為木犀科植物白花歐丁香的根。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:Syringa vulgarisL.f.alba(Weston)Vass.[S.vulgaris L.var.alba Weston]......
  • 《全國中草藥匯編》:白花丹拼音注音Bái Huā Dān別名白雪花、白皂藥、山波苓、一見消、烏面馬、火靈丹、假茉莉、猛老虎、白花巖陀來源為藍(lán)雪屬植物白花丹Plumbago zeylanica L.,以根和葉入藥。秋季采集,根曬干后入藥,鮮葉......
  • 拼音注音Bái Huā Jiǔ Lǐ Mínɡ別名白花、青羊藤、六月零、千里光、九里明、管芽來源藥材基源:為菊科植物假東風(fēng)草的全草。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:Blumea riparia (Bl.) DC. [Conyzarparia Bl.; ..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