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古籍
土知母
始載于《植物學大辭典》。
藥材基源:為鳶尾科植物玉蟬花的根狀莖。
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:Iris ensata Thunb.[I.ensata Thunb.var.spontaenea(Makino)Nakai;I.kaempferi Sieb.et Lem.]
采收和儲藏:秋后采收,切片曬干。
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:生于沼澤地或河岸的水濕地。
資源分布:分布于東北及山東、浙江等地。
玉蟬花 多年生草本,高40-50cm。基部有黃褐色葉鞘殘留的纖維。根莖粗壯斜伸;須根繩索狀,灰白色,有皺縮的橫紋。葉片條條,長20-80cm,寬5-12mm,先端急尖,全緣,基部鞘狀?;ㄝ愀?0-100cm,有1-3枚莖生葉;苞片3枚,內(nèi)含2朵花;花梗長1.5-3.5cm;花被裂片6,深紫色,直徑9-10cm,花被管長1.5-2.5cm;外輪裂片3,中脈上有黃白色輻射狀斑紋,無附屬物,內(nèi)花被裂片小,直立;雄蕊3,花藥藍紫色,較花絲長;子房下位,圓柱狀,長1.6-2.3cm,直徑3mm,花柱分枝扁平,拱形彎曲,長3-4cm,先端2裂,裂片三角形,有疏牙齒。蒴果長圓柱狀,長4.5-5.5cm,直徑1.5-1.8cm,先端有短喙,6條肋明顯;種子扁平,半圓形,邊緣呈翅狀。花期6-7月,果期8-9月。
地上部分含恩比寧(embinin),阿魏酸(ferulic acid),對-香豆酸(p-coumaric acid),香草酸(vanillic acid),對-羥基苯甲酸(p-hydroxybenzoic acid),葒草素(orientin),高葒草素(homoorientin)。
肺;脾;肝經(jīng)
辛;苦;寒;有小毒
清熱利水;消積理氣;清熱解毒。主咽喉腫痛;食積飽脹;濕熱痢疾;經(jīng)閉腹脹;水腫
內(nèi)服:煎湯服,3-9g;或泡酒。
《植物學大辭典》:本品根狀莖,味苦、辛,有小毒。
CopyRight ©2019-2025 學門教育網(wǎng) 版權(quán)所有
網(wǎng)站備案/許可證號:魯ICP備19034508號-2
土知母
英文名root of Sword-like Iris出處始載于《植物學大辭典》。
來源藥材基源:為鳶尾科植物玉蟬花的根狀莖。
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:Iris ensata Thunb.[I.ensata Thunb.var.spontaenea(Makino)Nakai;I.kaempferi Sieb.et Lem.]
采收和儲藏:秋后采收,切片曬干。
生境分布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:生于沼澤地或河岸的水濕地。
資源分布:分布于東北及山東、浙江等地。
原形態(tài)玉蟬花 多年生草本,高40-50cm。基部有黃褐色葉鞘殘留的纖維。根莖粗壯斜伸;須根繩索狀,灰白色,有皺縮的橫紋。葉片條條,長20-80cm,寬5-12mm,先端急尖,全緣,基部鞘狀?;ㄝ愀?0-100cm,有1-3枚莖生葉;苞片3枚,內(nèi)含2朵花;花梗長1.5-3.5cm;花被裂片6,深紫色,直徑9-10cm,花被管長1.5-2.5cm;外輪裂片3,中脈上有黃白色輻射狀斑紋,無附屬物,內(nèi)花被裂片小,直立;雄蕊3,花藥藍紫色,較花絲長;子房下位,圓柱狀,長1.6-2.3cm,直徑3mm,花柱分枝扁平,拱形彎曲,長3-4cm,先端2裂,裂片三角形,有疏牙齒。蒴果長圓柱狀,長4.5-5.5cm,直徑1.5-1.8cm,先端有短喙,6條肋明顯;種子扁平,半圓形,邊緣呈翅狀。花期6-7月,果期8-9月。
化學成分地上部分含恩比寧(embinin),阿魏酸(ferulic acid),對-香豆酸(p-coumaric acid),香草酸(vanillic acid),對-羥基苯甲酸(p-hydroxybenzoic acid),葒草素(orientin),高葒草素(homoorientin)。
歸經(jīng)肺;脾;肝經(jīng)
性味辛;苦;寒;有小毒
功能主治清熱利水;消積理氣;清熱解毒。主咽喉腫痛;食積飽脹;濕熱痢疾;經(jīng)閉腹脹;水腫
用法用量內(nèi)服:煎湯服,3-9g;或泡酒。
各家論述《植物學大辭典》:本品根狀莖,味苦、辛,有小毒。
摘錄《中華本草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