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醫(yī)古籍
  • 玉溪天仙藤

    《全國中草藥匯編》:玉溪天仙藤來源

    胡椒科玉溪天仙藤Piper pnberulimbum C. DC.,以全草入藥。

    生境分布

    云南。

    性味

    辛,溫。

    注意

    孕婦忌服;服藥忌蕎面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祛風除濕,止痛。主治胃痛,風濕關(guān)節(jié)痛,跌打損傷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0.5~1錢,研粉沖服或水煎服。

    摘錄《全國中草藥匯編》《中華本草》:玉溪天仙藤拼音注音Yù Xī Tiān Xiān Ténɡ別名

    天仙藤

    來源

    藥材基源:為胡椒科植物毛葉胡椒的全株。

   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:Pipet puberulilimbum C.DC.

    采收和儲藏:全年均可采,洗凈切碎,曬干或鮮用。

    生境分布

    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:生于疏林或密林濕潤地。

    資源分布:分布于云南東南部至西南部。

    原形態(tài)

    毛葉胡椒 攀援藤本。枝有縱棱,幼時被短柔毛。葉互生;葉柄長12-15mm,被短柔毛;葉片硬紙質(zhì),有密腺點,卵狀長圓形或橢圓形,長7-13cm,寬3-5cm,先端短漸尖,基部鈍,下面密被微硬毛,葉脈5-7條,最上1對離基約2cm從中脈發(fā)出,其余的基出?;▎涡援愔辏瑹o花被;穗狀花序與葉對生;雄花序通常短于葉片;總花梗長于葉柄,花序軸被硬毛;雄花苞片圓形,具柄,直徑約1mm,雄蕊3;雌花序長6-8cm;總花梗向上漸增粗,尤以花序基部更明顯,被毛;雌花苞片與雄花相同,子房嵌生于花序軸中并與其合生,柱頭4-5,線形,漿果近球形,直徑3-4mm?;ㄆ?-7月。

    性狀

    性狀鑒別 莖枝扭曲,表面淡黃色,有縱棱。葉多皺縮,展平后卵狀長圓形或橢圓形,長6-12cm,寬3-5cm,具密集的細小腺點,葉背有毛茸,葉脈5-7條,最上1對離基從中脈發(fā)出,網(wǎng)脈明顯;葉柄有短柔毛,基部鞘狀。有時可見與葉對生的穗狀花序,花序軸有毛。氣香,味辛辣。

    性味

    辛;溫

    注意

    孕婦慎服?!度珖胁菟巺R編》:"孕婦忌服。服藥忌蕎麥面。"

    功能主治

    祛風除濕;行氣活血。主風濕痹痛;脘腹疼痛;跌打損傷

    用法用量

    內(nèi)服:煎湯,3-10g;研粉,每次2-6g;或浸酒。

    摘錄《中華本草》
更多中藥材
  • 拼音注音Bài Jiànɡ Cǎo別名黃花敗醬、龍芽敗醬、黃花龍牙來源本品為敗醬草科植物黃花龍芽Patrinia scabiosaefolia Fisch. ex Link.,白花敗醬(苦齋)P. villosa (Thunb.) Juss......
  • 《中藥大辭典》:辮子草根拼音注音Biàn Zi Cǎo Gēn出處《云南中草藥》來源為豆科植物小葉三點金的根。夏、秋采收。性味江西《草藥手冊》:“甘,平。“功能主治清熱利濕,止血,通絡(luò)。治黃疸,痢疾,小便淋痛,風濕痛,咯血,崩漏,白帶,痔瘡......
  • 拼音注音Biān Yuán Lín Gài Jué英文名Marginate Microlepia出處始載于《中國植物志》。來源藥材基源:為碗蕨科植物邊緣鱗蓋蕨的嫩葉。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:Microlepia hancei Prantl采收和......
  • 拼音注音Bī Xuè Léi別名鼻血雷、鼻血蓮來源馬兜鈴科馬兜鈴屬植物管花馬兜鈴Aristolochia tubiflora Dunn,以根入藥。冬季采挖,洗凈切段,曬干或鮮用。性味辛、苦,寒。功能主治清熱解毒,止痛。用于胃痛;外用治毒蛇咬......
  • 《全國中草藥匯編》:遍地金拼音注音Biàn Dì Jīn別名小疳藥、雀舌草、痧子草、青魚膽、肝炎草、螞蟻草來源金絲桃科遍地金Hypericum elodeoides Choisy,以全草入藥。生境分布云南、廣西。性味苦,平。功能主治清熱解毒..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