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醫(yī)古籍
  • 云南希草

    拼音注音Yún Nán Qiàn Cǎo別名

    小茜草(《云南中草藥選》)。

    出處

    《云南中草藥》

    來源

    為茜草科植物云南希草全草。秋季采集。洗凈曬干。

    生境分布

    生于向陽山坡雜草叢中。分布云南等地。

    原形態(tài)

    多年生攀援草本,長1~2米。根簇生、細長,肥厚、圓柱形而微彎,徑3~5毫米,外皮紅褐色。莖四棱形,有4槽,棱上被毛。4葉輪生,葉倒卵形,長1.3~2厘米,寬0.5~1.5厘米,先端銳尖,基部寬楔形,無柄,全緣而有刺毛,上面綠色被毛,下面色較淡,微粗糙,脈3出,在下面明顯。聚傘花序頂生或腋生,花小,5數(shù),黃白色,直徑約0.3厘米。果小,徑約5毫米,黑色?;ㄆ谙募?。

    本植物的根(小紅參)亦供藥用,另詳專條。

    性味

    《云南中草藥選》:"甘,平。"

    功能主治

    《云南中草藥選》:"補血活血,祛風除濕,軟堅破積。治貧血,跌打損傷,風濕,慢性胃炎,脂肪瘤,月經(jīng)不調(diào)。"

    用法用量

    內(nèi)服:煎湯,0.5~1兩;或泡酒服。外用:搗敷。

    復(fù)方

    ①治角膜云翳:云南希草葉一至二兩,水煎服。(《紅河中草藥》)

    ②治外傷出血、癤、瘡:云南希草(鮮品),洗凈搗敷。(《紅河中草藥》)

    摘錄《中藥大辭典》
更多中藥材
  • 《中藥大辭典》:八角楓葉拼音注音Bā Jiǎo Fēnɡ Yè出處《南寧市藥物志》來源為八角楓科植物八角楓或瓜木的葉。植物形態(tài)詳“八角楓根“條。功能主治《南寧市藥物志》:“跌打接骨?!皬?fù)方①治乳結(jié)疼痛:八角楓葉數(shù)十張,抽去粗筋,搗爛敷中指(......
  • 《中藥大辭典》:八角楓根拼音注音Bā Jiǎo Fēnɡ Gēn別名白龍須(《簡易草藥》),白金條(《分類草藥性》),白筋條(《四川中藥志》)。出處《簡易草藥》來源為八角楓科植物八角楓或瓜木的根、須根或根皮。全年可采,挖取支根或須根,洗凈,......
  • 《中藥大辭典》:八角楓花拼音注音Bā Jiǎo Fēnɡ Huā別名牛尾巴花(《浙江民間常用草藥》)。出處《四川中藥志》來源為八角楓科植物八角楓或瓜木的花。植物形態(tài)詳“八角楓根“條。6月采。功能主治《四川中藥志》:“治頭風痛及胸腹脹滿。研末......
  • 《中國藥典》:八角茴香拼音注音Bā Jiǎo Huí Xiānɡ英文名FRUCTUS ANISI STELLATI來源本品為木蘭科植物八角茴香Illicium verum Hook. f. 的干燥成熟果實。秋、冬二季果實由綠變黃時采摘,置沸......
  • 《全國中草藥匯編》:八角蓮拼音注音Bā Jiǎo Lián別名一把傘、六角蓮、獨葉一枝花、獨腳蓮[江西]、一碗水[陜西]、八角七、八角兵盤七、鬼臼來源為小檗科八角蓮屬植物八角蓮Dysosma pleiantha (Hance) Woods...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