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醫(yī)古籍
  • 香櫞葉

    拼音注音Xiānɡ Yuán Yè出處

    《滇南本草》

    來源

    為蕓香科植物枸櫞。全年可采。

    原形態(tài)

    植物形態(tài)詳"香櫞"條。

    化學(xué)成分

    含檸檬酸、蘋果酸、琥珀酸和延胡索酸;另含揮發(fā)油0.2~0.3%,其主要成分為檸檬醛和芳樟醇等。

    C.acida的葉子中含異虎耳草素、佛手柑內(nèi)酯和檸橡油素。

    性味

    《滇南本草》:"性微寒,味苦辛。"

    功能主治

    《滇南本草》:"治傷寒咳嗽。"

    用法用量

    內(nèi)服:煎湯,1~3錢。

    摘錄《中藥大辭典》
更多中藥材
  • 《全國(guó)中草藥匯編》:白皮柯拼音注音Bái Pí Kē別名滇白櫟、野檳榔來源殼斗科白皮柯Lithocarpus dealbatus Rehd.,以花序入藥。生境分布四川、貴州、云南。性味微苦、澀,溫。功能主治順氣消食,健胃殺蟲。主治食積腹脹,......
  • 《中藥大辭典》:白石榴根拼音注音Bái Shí Liu Gēn出處《福建中草藥》來源為石榴科植物白石榴或重瓣白石榴的根。性味《福建中草藥》:“苦澀,微溫。“功能主治祛風(fēng)濕,殺蟲。治風(fēng)濕痹痛,蛔蟲、寸白蟲、姜片蟲病?!陡=ㄖ胁菟帯罚骸皻⑾x收澀......
  • 《中藥大辭典》:白石榴花拼音注音Bái Shí Liu Huā出處《四川中藥志》來源為石榴科植物白石榴或重瓣白石榴的花瓣。5~6月花盛開時(shí),摘下曬干。生境分布產(chǎn)四川。原形態(tài)①白石榴落葉灌木或小喬木,高約6米。小枝圓形或有微棱,枝端呈刺狀,光......
  • 《全國(guó)中草藥匯編》:白石脂拼音注音Bái Shí Zhī來源礦物硅酸鹽的白陶土(Kaolin),與赤石脂類同,惟色白或帶淡紅、淡黃色。成分在比例上稍與赤石脂相異。一般認(rèn)為以色白細(xì)膩粘舌無泥土、砂石等雜質(zhì)為佳。性味甘、酸,平。功能主治為澀腸止......
  • 《全國(guó)中草藥匯編》:白石花別名石花、石衣、蝦蟆皮來源地衣類梅花衣科梅花衣屬植物白石花Parmelia tinctorum Despr.,以葉狀體入藥。四季可采,洗凈曬干。性味甘、涼。功能主治涼血解毒。用于無名腫毒。用法用量外用適量用菜油調(diào)勻..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