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醫(yī)古籍
  • 小虎耳草

    別名

    虎耳草

    來源

    虎耳草科虎耳草屬植物小虎耳草Saxifraga dumetorum Balf. F.,以全草入藥。全年可采,鮮用或洗凈曬干。

    性味

    苦、辛,澀,寒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清肺止咳,涼血解毒。用于肺熱咳嗽,月經(jīng)過多;外用治中耳炎,腮腺炎,瘡、癤,燒燙傷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3~5錢;外用鮮品搗爛外敷或搗汁外搽患處。

    摘錄《全國中草藥匯編》
更多中藥材
  • 《中藥大辭典》:鸊鷉拼音注音Pì Tī別名鷉、須贏(《爾雅》),刁鴨(《食療本草》),油鴨(《綱目》),水鸰仃(《醫(yī)林纂要》),水葫蘆(《中國動物圖譜·鳥類》)。出處《本草拾遺》來源為鸊鷉科動物小鸊鷉的肉或全體。生境分布分布亞洲東部的湖沼或......
  • 拼音注音Bǎo Yóu別名地鵏油、老鵏膏來源鶴形目鴇科大鴇Otis tarda L.,以脂肪入藥。生境分布我國東部地區(qū)的西部,冬遷我國北部。炮制冬至翌春獵捕,捕后去毛及內臟,煮肉,將漂于上面的油脂收集起來,再放入鍋內,煉去水分,放涼即得脂肪......
  • 《中藥大辭典》:鴇肉拼音注音Bǎo Ròu出處《飲膳正要》來源為鴇科動物大鴇的肉。生境分布棲于空曠的草原上,善奔馳,常成群覓食,食物以植物質為主。繁殖于我國北部,遷至華北平原越冬。原形態(tài)大鴇,又名:獨豹(郭璞),鴇(《飲膳正要》)。嘴鉛灰色......
  • 《全國中草藥匯編》:鼻涕果別名蜜心果、粘心果來源水東哥科水東哥屬植物錐序水東哥Saurauia napaulensis DC.,以根及果入藥。根全年可采;果秋季采,曬干或鮮用。性味苦,涼。有毒。功能主治散瘀消腫,止血。用于骨折,跌打損傷,創(chuàng)......
  • 拼音注音Bí Yān出處《綱目拾遺》來源為茄科植物煙草的葉和入其他藥材后制成的粉末。功能主治《綱目拾遺》:“通關竅,治驚風,明目,定頭痛,辟疫?!啊澳茏凤L發(fā)汗。“用法用量外用:搐鼻。制法《廣大新書》:“造鼻煙法:香白芷二分,北細辛八分,焙干..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