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醫(yī)古籍
  • 萬年蘚

    拼音注音Wàn Nián Xiǎn別名

    天朋草

    來源

    藥材基源:為萬年蘚科植物萬年蘚的植物體。

    拉丁植物動(dòng)物礦物名:Climacium dendroides(Hedw.)Web.et Mohr[Leskea dendroides Hedw.]

    采收和儲(chǔ)藏:春、夏季采收,洗凈,曬干。

    生境分布

    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:生于潮濕的針闊林下或沼澤地附近。

    資源分布:分布于西南及吉林、遼寧、陜西、江蘇、安徽、浙江、福建、西藏等地。

    原形態(tài)

    植物體粗大呈樹形,地下莖匍匐橫生,具假根及膜質(zhì)鱗狀小葉。地上莖直立,多分枝,高達(dá)15-20cm,分枝密布綠色鱗毛。莖上部的葉及分枝基部的葉片呈寬卵狀三角形或卵狀披針形,基部略下延。中肋單一,達(dá)于葉尖前終止,葉片上部細(xì)胞狹菱形,葉角部細(xì)胞圓形,無色半透明。分枝上部的葉片較小,狹長披針形,葉緣鋸齒達(dá)于中部。雌雄異株。蒴柄細(xì)長,長2-4cm,紅色;孢蒴直立,長柱形,多出;蒴蓋高圓雌形;蒴帽兜形,包蓋全孢蒴。

    化學(xué)成分

    含β-谷甾醇(β-sitosterol),豆甾醇(stigmasterol),麥角甾醇(ergosterol),菜油甾醇(campesterol),環(huán)鴉片甾烯醇(cyclolaudenol),31-去甲環(huán)鴉片甾烯醇(31-norcyclolaudenol),以及金屬元素鐵、錳、鋅、銅等。

    性味

    苦;寒

    功能主治

    清熱除濕;舒筋活絡(luò)。主風(fēng)濕勞傷;筋骨疼痛

    用法用量

    內(nèi)服:煎湯,6-9g。

    摘錄《中華本草》
更多中藥材
  • 拼音注音Chā Zhī Yā Cōnɡ別名苦葵鴉蔥、羊奶及及、散枝鴉蔥、分枝鴉蔥來源菊科叉枝鴉蔥Scorzonera divaricata Turcz.,以鮮植物汁液入藥。生境分布內(nèi)蒙古、陜西、甘肅、寧夏、青海、新疆。性味苦,寒。注意根有毒......
  • 《全國中草藥匯編》:叉歧繁縷拼音注音Chā Qí Fán Lǚ來源石竹科叉歧繁縷Stellaria dichotoma L.,以根、全草入藥。生境分布華北、西北、四川。性味甘,微寒。功能主治清熱涼血。主治盜汗骨蒸,結(jié)核潮熱,久瘧發(fā)熱。用法用......
  • 《中藥大辭典》:吹云草拼音注音Chuī Yún Cǎo別名莎蘿莽(《種子植物名稱》),一碗泡、公兒草(《廣西藥植名錄》),過山蛇、斬蛇劍(《廣西植物名錄》。出處《南寧市藥物志》來源為遠(yuǎn)志科植物齒果草的全草。秋季采收,曬干,切段。生境分布生于......
  • 《全國中草藥匯編》:吹火筒拼音注音Chuī Huǒ Tǒnɡ別名尖葉繡球菊、狹葉繡球菊來源薔薇科吹火筒Spiraea japonica L. f. var. acuminata Franch.,以全株入藥。生境分布陜西、甘肅、湖北、四川、云......
  • 《中藥大辭典》:吹風(fēng)散拼音注音Chuī Fēnɡ Sàn別名水燈盞、細(xì)風(fēng)藤(《廣西藥植名錄》),紅大風(fēng)藤,紅十八癥、大鉆(《文山中草藥》)。出處《文山中草藥》來源為木蘭科植物冷飯?zhí)俚奶倩蚋?。全年可采,鮮用或曬干。生境分布生于山坡疏林中、溝邊..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