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醫(yī)古籍
  • 粟米泔汁

    《中藥大辭典》:粟米泔汁拼音注音Sù Mǐ Gān Zhī出處

    《唐本草》

    來源

    為淘洗粟米所得的泔水。

    注意

    《本草拾遺》:"浸米至敗者損人。胃冷者不宜多食。"

    功能主治

    ①《唐本草》:"主霍亂卒熱,心煩渴,飲數(shù)升。臭泔止消渴尤良。"

    ②《本草拾遺》:"泔主霍亂,新研米清水和濾取汁服,亦主轉筋入腹。酸泔,洗皮膚瘡疥,服主五野雞病及消渴。下淀酸者,殺蟲及惡瘡。和臭樗皮煎服主疳痢。"

    復方

    治疳瘡月蝕:泔淀敷之。(《綱目》)

    摘錄《中藥大辭典》《中華本草》:粟米泔汁拼音注音Sù Mǐ Gān Zhī英文名Millet Juice, Water in which millet has been washed出處

    出自《唐本草》

    來源

    藥材基源:為禾本科植物粱或粟的種仁經(jīng)淘洗所得的泔水。

   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:1.Setaria italica (L.) Beauv. [Panicum italicum L.]2.Setaria italica (L.) Beauv.var.germanica(Mill.)Schred

    生境分布

    我國南北各地均有栽培。

    原形態(tài)

    1.粱,一年生栽培作物,須根粗大。稈粗裝,直立,高0.1-1m。葉鞘松裹莖稈,密具疣毛或無毛,先以近邊緣及葉片接處的背面為密,邊緣密具纖毛;葉舌為1圈纖毛;呀片長披針形或線狀披針形,長10-45cm,寬5-33mm,先端尖,基部鈍圓,上面粗糙,下面稍光滑。圓錐花序呈圓柱狀或近紡錘狀,通常下垂,基部多少有間斷,長10-40cm,寬1-5cm,常因品種的不同而變異主軸密被柔毛,剛毛顯著長于或稍長于小穗,黃色,褐色或紫色;小穗橢圓形或近圓球形,長2-3mm,黃色,褐色或紫色;第1穎長為小穗的1/3-1/2,具3脈,第2穎稍短于或長為小穗的3/4,先端鈍,具5-9脈;第1外稃與小穗等長,具5-7脈,基內(nèi)稃薄紙質,披針形,長為其2/3,第2外稃等長于第1外稃,卵圓形或圓球形,質堅硬,平滑或具細點狀皺紋,成熟后,自第1外稃基部和穎分離脫落;鱗被先端不平,呈微波狀;花柱基部分離。花、果期夏、秋季。

    2.粟,本變種的主要特征在于:植物體細弱矮小,高20-70cm。圓錐花序呈圓柱形,緊密,長6-12cm,寬5-10mm;小穗卵形或卵狀披針形,長2-2.5mm,黃色,剛毛長約小穗的1-3倍,小枝不延伸。

    歸經(jīng)

    脾;胃經(jīng)

    性味

    甘;涼

    注意

    《本草拾遺》:浸米至敗者損人。 胃冷者不宜多食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清熱止瀉;止渴;殺蟲斂瘡。主霍亂;瀉??;消渴;瘡疥

    用法用量

    內(nèi)服:飲適量。外用:適量,洗或濕敷。

    復方

    治疳瘡月蝕: 泔淀敷之。(《綱目》)

    各家論述

    1.《唐本草》:主霍亂卒熱,心煩渴,飲數(shù)升。 臭泔止消渴尤良。

    2.《本草拾遺》:泔主霍亂,新研米清水和濾取汁服,亦主轉筋入腹。酸泔,洗皮膚瘡疥,服主五野雞病及消渴。下淀酸者,殺蟲及惡瘡。和臭樗皮煎服主疳痢。

    摘錄《中華本草》
更多中藥材
  • 拼音注音Bì Chǐ Hāo別名惡臭蒿、粘蒿、籽蒿英文名Pectinate Neopallasia herb出處始載于《內(nèi)蒙古中草藥》來源藥材基源:為菊科植物櫛葉蒿的地上部分。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:Neopallasia pectinata ......
  • 拼音注音Bèi Huā Chuānɡ別名獨色草、四季青、大石芥、銅錢草、石莧菜、阿飛虻來源藥材基源:為蕁麻科植物盾葉冷水花的全草。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:Pilea peltata Hance采收和儲藏:夏季采收,鮮用或曬干。生境分布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:......
  • 拼音注音Bì Xínɡ Cǎo來源藥材基源:為禾臂本科植物毛臂形草的全草。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:Brachiaria villosa(Lam.)A.Camus采收和儲藏:夏、秋季采收,鮮用或曬干。生境分布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:生于田野和山坡草地。資源分布......
  • 拼音注音Bā Máo別名竿青、竿芒。出處本品《綱目》始載之,在“白茅”條下云:“芭茅叢生,葉大如蒲,長六七尺,有二種,即芒也?!庇衷疲骸拔逶鲁槎糖o,開花如芒也?!彼瞿吮痉N,即芒草中具有短穗的一種。來源藥材基源:為禾本科植物芭茅的莖。拉丁植......
  • 拼音注音Bā Máo Guǒ別名牛草果、苦蘆骨。來源藥材基源:為禾本科植物芭茅根莖部葉鞘內(nèi)的蟲癭。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:Miscanthus floridulus (Labill.)Warb.采收和儲藏:全年均可采收。生境分布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:生于山..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