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醫(yī)古籍
  • 砂仁殼

    《全國中草藥匯編》:砂仁殼拼音注音Shā Rén Ké來源

    本品為姜科植物陽春砂Amomum villosum Lour.、綠殼砂Amomum villosum Lour. var. xanthioides T. L. Wu et Senjen 或海南砂Amomum longiligulare T. L. Wu 的干燥成熟果實的果殼

    歸經(jīng)

    歸脾、胃、腎經(jīng)。

    性味

    辛,溫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化濕開胃,溫脾止瀉,理氣安胎。用于脾胃氣滯、脘腹脹滿,嘔惡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3~6g,入煎劑宜后下。

    備注

    (1)性味、功效與砂仁相同,但溫性略減,力較薄弱。

    摘錄《全國中草藥匯編》《中藥大辭典》:砂仁殼拼音注音Shā Rén Ké別名

    砂殼(《飲片新參》)。

    出處

    《中藥志》

    來源

    為姜科植物陽春砂縮砂果殼。

    性狀

    ①春砂殼

    為植物陽春砂的干燥果殼,半橢圓形或半卵圓形,囊間裂開呈對合狀,外表棕褐色,密具短刺狀的突起,基部有果柄殘痕或連有總果柄。內(nèi)表面淡棕色,可見顯明的維管束。質(zhì)輕,有香氣。

    ②縮砂殼(《簡易方論》)

    為植物縮砂的干燥果殼。外表黃棕色至灰棕色,密被片狀突起,余與陽春砂殼同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《中國醫(yī)學(xué)大辭典》:"功用與砂仁同,而較為平和。"

    用法用量

    內(nèi)服:煎湯,0.5~1.5錢;或燒存性研末。外用:煅研撒。

    復(fù)方

    ①治熱壅上焦,咽喉疼痛:縮砂殼燒灰存性,研束,水調(diào)服之。(《證治要訣》)

    ②治口吻生瘡:縮砂殼,煅,研,擦之。(《簡易方論》)

    摘錄《中藥大辭典》
更多中藥材
  • 《中藥大辭典》:蚌蘭葉拼音注音Bànɡ Lán Yè別名紅蚌蘭葉(廣東中藥》Ⅱ)出處《廣東中藥》Ⅱ來源為鴨跖草科植物紫萬年青的葉。春、秋均可采收,曬干或鮮用。生境分布多栽培供觀賞。分布廣東、廣西、福建等地。原形態(tài)紫萬年青,又名:紫蒀、紫蘭、......
  • 拼音注音Bànɡ Lán Huā別名蚌花、紫萬年青花、荷包蘭、蚌蘭衣、菱角花、紅蚌蘭花、州部隊英文名Oyster Rhoeo出處出自《嶺南采藥錄》來源藥材基源:為鴨跖草科植物紫萬年青的花。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:Rhoeo discolor(L......
  • 拼音注音Bànɡ Ké Cǎo別名咳嗽草、大鐵樹把、半灌木千斤拔來源豆科蚌殼草Moghania fruticulosa (Wall. ex Call.) Wang et Tang,以根入藥。生境分布廣東、廣西、云南。性味微苦、甘,涼。功能主......
  • 《中藥大辭典》:蚌殼草根拼音注音Bànɡ Ké Cǎo Gēn別名咳嗽草、大鐵掃把出處《紅河中草藥》來源為豆科植物半灌木千斤拔的根。秋、冬采。洗凈,曬干。生境分布生于高山區(qū)半山坡灌木林中。分布云南、廣東、廣西等地。原形態(tài)半灌木,幼枝被毛。單......
  • 《中藥大辭典》:蚌淚拼音注音Bànɡ Lèi別名活蚌水(《本經(jīng)逢原》),蚌清水(《泉州本草》)。出處《綱目拾遺》來源為蚌科動物背角無齒蚌、褶紋冠蚌或三角帆蚌等蚌類的體內(nèi)分泌液。功能主治清熱,明目,解毒。治消渴,赤眼,燙傷。①《日華子本草》:..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