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古籍
沖天草、翠管草、莞、莞蒲
莎草科藨草屬植物水蔥Scirpus tabernaemontani Gmel.[S. validus Vahl],以地上全草入藥。秋季割取地上部分,切段曬干。
淡,平。
除濕利尿。用于水腫脹滿,小便不利。
1~3錢。
水丈蔥(《藥材學(xué)》)。
《南京民間藥草》
為莎草科植物水蔥的莖。夏、秋采收,曬干或鮮用。
生于湖邊或淺水塘中。分布東北、內(nèi)蒙古、陜西、山西、甘肅、新疆、河北、江蘇、貴州、四川、云南等地。
多年生草本。根莖匍匐,具多數(shù)須根。稈圓柱狀,高1~2米,基部具膜質(zhì)葉鞘,長可達(dá)38厘米,最上面一葉鞘具葉片。葉片線形,長1.5~11厘米。苞片1枚,為稈的延長,直立,鉆狀,常短于花序;長側(cè)枝聚傘花序簡單或復(fù)出;軸射枝長可達(dá)5厘米,一面凸,一面凹,邊緣有鋸齒;小穗單生或2~3個(gè)簇生,卵形成長圓形,長5~10毫米;鱗片橢圓形或?qū)捖研?,長約3毫米,先端稍凹,具短尖,膜質(zhì),棕色或紫褐色,背有銹色小點(diǎn),邊緣具緣毛;下位剛毛6條,紅棕色,有倒刺;雄蕊3;柱頭2,罕3,長于花柱,小堅(jiān)果倒卵形或橢圓形,雙凸?fàn)?,長約2毫米?;ā⒐?~9月。
干燥莖,扁圓柱形或扁平長條形,長60~100厘米,徑4~9毫米,亦有更粗的。外表淡黃棕色,有光澤,具縱直紋理,隱約可見橫環(huán)紋;節(jié)少,稍隆起?;ㄐ虻S色。質(zhì)輕而韌,不易折斷,切斷面類白色,小孔多似海綿狀。氣味微弱。以干燥、色青、無根、無泥為佳。
清水洗凈,切段,曬干。
《南京民間藥草》:"通利小便。"
內(nèi)服:煎湯。
治小便不通:水蔥、蟋蟀。煎水服。(《藥材學(xué)》)
莞、苻蘺、莞蒲、夫蘺、蔥蒲、莞草、蒲蘋、水丈蔥、沖天草、翠管草、管子草
出自《南京民間藥草》。
藥材基源:為莎 草科植物水蔥的地上部分。
拉丁植物動(dòng)物礦物名:Schoenoplectus tabermaemontani(C.C.Gmel.)Palla [Scirpus tabermaemontani C.C.Gmel.;S.validus Vahl]
采收和儲(chǔ)藏:夏、秋采收,洗凈,切段,曬干。
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:生水邊、淺水塘、沼澤地或濕地草叢中。
資源分布:分布幾遍全國。
水蔥,多年生草本,高1-2m。匍匐根莖粗壯,有許多須根。稈高大,圓柱形,基部有葉鞘3-4,僅頂生葉鞘有葉片。葉片線形長1.5-2cm。苞片1,為稈的延長,鉆狀,常短于花序。聚傘花序簡單或得出,假側(cè)生;小穗單生或2-3個(gè)簇生,長圓狀卵形,先端急尖或鈍圓,長5-10mm,寬2-4mm,密生多數(shù)花;鱗片橢圓形或?qū)捖研?,長約3mm,褐色,有1脈,邊緣有緣毛,先端微凹;下位剛毛6,有倒刺,與小堅(jiān)果等長;雄蕊3,花藥線形;柱頭2,較少3長于花柱。小堅(jiān)果倒卵形,雙凹狀,較少為三棱形,長約2mm,平滑。花、果期6-9月。
性狀鑒別,干燥莖呈扁圓柱形或扁平長條形,長60-100cm,直徑4-9mm,或更粗。表面淡黃棕色或枯綠色,有光澤,具縱光溝紋,節(jié)少,稍隆起,可見膜質(zhì)葉鞘。質(zhì)輕而韌,不易折斷,切斷面類白色,有許多細(xì)孔,似海綿狀。有的可見淡黃色的花序。氣微,味淡。
膀胱經(jīng)
味甘;淡;性平
利水消腫。主水腫脹滿;小便不利
內(nèi)服:煎湯,5-10g。
《南京民間藥草》:通利小便。
CopyRight ©2019-2025 學(xué)門教育網(wǎng) 版權(quán)所有
網(wǎng)站備案/許可證號(hào):魯ICP備19034508號(hào)-2
沖天草、翠管草、莞、莞蒲
來源莎草科藨草屬植物水蔥Scirpus tabernaemontani Gmel.[S. validus Vahl],以地上全草入藥。秋季割取地上部分,切段曬干。
性味淡,平。
功能主治除濕利尿。用于水腫脹滿,小便不利。
用法用量1~3錢。
摘錄《全國中草藥匯編》《中藥大辭典》:水蔥拼音注音Shuǐ Cōnɡ別名水丈蔥(《藥材學(xué)》)。
出處《南京民間藥草》
來源為莎草科植物水蔥的莖。夏、秋采收,曬干或鮮用。
生境分布生于湖邊或淺水塘中。分布東北、內(nèi)蒙古、陜西、山西、甘肅、新疆、河北、江蘇、貴州、四川、云南等地。
原形態(tài)多年生草本。根莖匍匐,具多數(shù)須根。稈圓柱狀,高1~2米,基部具膜質(zhì)葉鞘,長可達(dá)38厘米,最上面一葉鞘具葉片。葉片線形,長1.5~11厘米。苞片1枚,為稈的延長,直立,鉆狀,常短于花序;長側(cè)枝聚傘花序簡單或復(fù)出;軸射枝長可達(dá)5厘米,一面凸,一面凹,邊緣有鋸齒;小穗單生或2~3個(gè)簇生,卵形成長圓形,長5~10毫米;鱗片橢圓形或?qū)捖研?,長約3毫米,先端稍凹,具短尖,膜質(zhì),棕色或紫褐色,背有銹色小點(diǎn),邊緣具緣毛;下位剛毛6條,紅棕色,有倒刺;雄蕊3;柱頭2,罕3,長于花柱,小堅(jiān)果倒卵形或橢圓形,雙凸?fàn)?,長約2毫米?;ā⒐?~9月。
性狀干燥莖,扁圓柱形或扁平長條形,長60~100厘米,徑4~9毫米,亦有更粗的。外表淡黃棕色,有光澤,具縱直紋理,隱約可見橫環(huán)紋;節(jié)少,稍隆起?;ㄐ虻S色。質(zhì)輕而韌,不易折斷,切斷面類白色,小孔多似海綿狀。氣味微弱。以干燥、色青、無根、無泥為佳。
炮制清水洗凈,切段,曬干。
功能主治《南京民間藥草》:"通利小便。"
用法用量內(nèi)服:煎湯。
復(fù)方治小便不通:水蔥、蟋蟀。煎水服。(《藥材學(xué)》)
摘錄《中藥大辭典》《中華本草》:水蔥拼音注音Shuǐ Cōnɡ別名莞、苻蘺、莞蒲、夫蘺、蔥蒲、莞草、蒲蘋、水丈蔥、沖天草、翠管草、管子草
英文名Herb of Tabernaemontanus Bulrush出處出自《南京民間藥草》。
來源藥材基源:為莎 草科植物水蔥的地上部分。
拉丁植物動(dòng)物礦物名:Schoenoplectus tabermaemontani(C.C.Gmel.)Palla [Scirpus tabermaemontani C.C.Gmel.;S.validus Vahl]
采收和儲(chǔ)藏:夏、秋采收,洗凈,切段,曬干。
生境分布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:生水邊、淺水塘、沼澤地或濕地草叢中。
資源分布:分布幾遍全國。
原形態(tài)水蔥,多年生草本,高1-2m。匍匐根莖粗壯,有許多須根。稈高大,圓柱形,基部有葉鞘3-4,僅頂生葉鞘有葉片。葉片線形長1.5-2cm。苞片1,為稈的延長,鉆狀,常短于花序。聚傘花序簡單或得出,假側(cè)生;小穗單生或2-3個(gè)簇生,長圓狀卵形,先端急尖或鈍圓,長5-10mm,寬2-4mm,密生多數(shù)花;鱗片橢圓形或?qū)捖研?,長約3mm,褐色,有1脈,邊緣有緣毛,先端微凹;下位剛毛6,有倒刺,與小堅(jiān)果等長;雄蕊3,花藥線形;柱頭2,較少3長于花柱。小堅(jiān)果倒卵形,雙凹狀,較少為三棱形,長約2mm,平滑。花、果期6-9月。
性狀性狀鑒別,干燥莖呈扁圓柱形或扁平長條形,長60-100cm,直徑4-9mm,或更粗。表面淡黃棕色或枯綠色,有光澤,具縱光溝紋,節(jié)少,稍隆起,可見膜質(zhì)葉鞘。質(zhì)輕而韌,不易折斷,切斷面類白色,有許多細(xì)孔,似海綿狀。有的可見淡黃色的花序。氣微,味淡。
炮制清水洗凈,切段,曬干。
歸經(jīng)膀胱經(jīng)
性味味甘;淡;性平
功能主治利水消腫。主水腫脹滿;小便不利
用法用量內(nèi)服:煎湯,5-10g。
各家論述《南京民間藥草》:通利小便。
摘錄《中華本草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