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醫(yī)古籍
  • 樹蘿卜

    《全國中草藥匯編》:樹蘿卜拼音注音Shù Luó Bo別名

    葫蘆暗消、陸次、猴子板凳、癭袋花

    來源

    杜鵑花科愛楠屬植物白花樹蘿卜Agapetes mannii Hemsl.[A. yunnanensis Franch.],以入藥。全年可采,洗凈切片,曬干或鮮用。

    性味

    澀、淡,涼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散瘀止痛,利尿消腫。用于跌打損傷,風(fēng)濕疼痛,胃痛,肝炎,水腫,無名腫毒。外用治外傷出血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3~5錢,外用干品研粉外敷。

    摘錄《全國中草藥匯編》《中藥大辭典》:樹蘿卜拼音注音Shù Luó Bo別名

    石蘿卜、葉上花

    出處

    《云南中草藥選》

    來源

    為杜鵑花種植物樹蘿卜。秋、冬采收,洗凈,切片,曬干。

    生境分布

    附生于潮濕的雜木林中樹上。分布西南地區(qū)。

    原形態(tài)

    常綠附生小灌木,高20~50厘米。根膨大似蘿卜,長可達(dá)50~60厘米,徑粗10厘米。單葉,常4~5葉密集,近于輪生,披針形至長圓狀披針形,長4~10厘米,寬1.5~2.5厘米,兩面平滑無毛,上面綠色,下面色較淡。花鐘狀,鮮紅色,長4~5厘米,常3~4朵集生于莖上。漿果球形。

    性味

    涼,澀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消炎,利尿,活血,散瘀。

    復(fù)方

    ①治水腫:樹蘿卜一至二兩。煮肉吃。

    ②治骨折,跌打損傷:樹蘿卜研末調(diào)敷。

    摘錄《中藥大辭典》《中華本草》:樹蘿卜拼音注音Shù Luó Bo別名

    石蘿卜

    出處

    出自《云南中草藥選》

    來源

    藥材基源:為杜鵑花科植物大花樹蘿卜的根。

    拉丁植物動(dòng)物礦物名:Agapetes neriifolia (King et Prain)Airy-Shaw var.Maxima Airy-Shaw

    采收和儲藏:全年均可采,切片曬干或鮮用。

    生境分布

    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:附生于海拔1400m的櫟樹林中樹干上或石崖上。

    資源分布:分布于云南。

    原形態(tài)

    附生灌木,分枝細(xì)長,無毛。根粗大塊狀。葉互生;葉柄短;葉片革質(zhì),長圓狀披針形,長10-15cm,寬2-2.25cm,先端尾狀漸尖,基部圓形,邊緣全緣,中脈在表面成凹溝狀,背面突起,例脈不明顯。傘房狀花序,花梗長3cm,先端杯狀擴(kuò)大,在杯狀花梗覆蓋下的萼基部具關(guān)節(jié);花萼筒球形,花萼檐部擴(kuò)大,近全緣,具明顯網(wǎng)脈;花冠圓筒狀,長4.5cm,直徑1.5cm,暗紅色,稍肉質(zhì),常帶有藍(lán)色粉霜,并有深暗的橫紋,或?yàn)槿辄S色發(fā)紅、鮮紅色至玫瑰紅色,花冠檐部為整齊的漏斗狀;雄蕊10,花絲短,花藥有長喙,藥背無距;子房5室,花柱絲狀,柱頭微具5小裂。果卵球形,有宿存的萼片?;ㄆ?-9月。

    歸經(jīng)

    脾經(jīng)

    性味

    微苦;性涼

    功能主治

    利水消腫;活血祛瘀。主水腫;跌打損傷

    用法用量

    內(nèi)服:煎湯,10~30g。外用:適量,研未調(diào)敷。

    摘錄《中華本草》
更多中藥材
  • 《全國中草藥匯編》:巴茅根別名大茅根來源禾本科芒屬植物荻Miscanthus sacchariflorus (Maxim.) Benth., et Hook. f.,以根狀莖入藥。四季可采,曬干。性味甘,涼。功能主治清熱,活血。用于婦女干血......
  • 《中國藥典》:巴豆拼音注音Bā Dòu別名雙眼龍、大葉雙眼龍、江子、猛子樹、八百力、芒子英文名FRUCTUS CROTONIS來源本品為大戟科植物巴豆Croton tiglium L。的干燥成熟果實(shí),根及葉亦供藥用。秋季果實(shí)成熟時(shí)采收,堆置......
  • 《中藥大辭典》:巴豆葉拼音注音Bā Dòu Yè別名雙眼龍葉(《嶺南采藥錄》),大葉雙眼龍葉(《嶺南草藥志))。出處《南寧市藥物志》來源大戟科植物巴豆的葉片,植物形態(tài)詳“巴豆“條。功能主治治瘧疾,瘡癬,跌打損傷,蛇傷。①《嶺南采藥錄):“治......
  • 《中藥大辭典》:巴豆殼拼音注音Bā Dòu Ké別名巴豆皮(《宣明論》)。出處《綱目》來源為大戟科植物巴豆的種皮。植物形態(tài)詳“巴豆“條。功能主治①《綱目》:“消積滯,止瀉痢。“②《本草再新》:“殺蟲,敗毒。破瘰疬痰核?!皬?fù)方治瀉?。喊投蛊?、......
  • 《中藥大辭典》:巴豆樹根拼音注音Bā Dòu Shù Gēn別名大葉雙眼龍根、擋蛇劍、獨(dú)行千里(《嶺南草藥志》)。出處《綱目》來源大戟科植物巴豆的根莖,植物形態(tài)詳“巴豆“條。全年可采。洗凈,切片,曬干。性味廣州部隊(duì)《常用中草藥手冊》:“辛,..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