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醫(yī)古籍
  • 山韭菜

    《中藥大辭典》:山韭菜拼音注音Shān Jiǔ Cài別名

    黑花野韭

    出處

    《云南中草藥》

    來源

    為百合科植物山韭菜全草。夏、秋采收。

    生境分布

    生于山澗、荒坡草叢中。分布云南等地。

    原形態(tài)

    多年生草本,高30厘米左右。鱗莖圓柱形,具纖維狀鱗毛。葉根生,狹線形,長5~20厘米,寬約0.3厘米,全緣?;ㄇo從葉叢中抽出,傘形花序,頂生,花黑紫色。蒴果。

    性味

    甘,平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散瘀止痛。作菜食可健脾養(yǎng)血,強筋壯骨。

    復方

    治跌打損傷,刀槍傷:鮮山韭菜搗爛敷患處。

    摘錄《中藥大辭典》《中華本草》:山韭菜拼音注音Shān Jiǔ Cài別名

    長生草、不死草、野韭菜、野麥冬、書帶草、黑花野韭、黑花韭

    英文名all-grass of Blackflower onion出處

    出自《云南中草藥》

    來源

    藥材基源:為百合科植物多星韭的全草。

   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:Allium wallichii Kunth[A.tchongchanense Levl.;A.bulleyanrm Diels]

    采收和儲藏:夏、秋季采收,洗凈,鮮用。

    生境分布

    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:生于海拔2300-4800的濕潤草坡、林緣、灌叢下或溝邊。

    資源分布:分布于西南及湖南、廣西、西藏等地。

    原形態(tài)

    多星韭,多年生草本。鱗莖圓柱狀不顯著,具稍粗的根;鱗莖外皮黃褐色,片狀破裂或呈纖維狀,有時近網(wǎng)狀,內(nèi)皮膜質(zhì),僅頂端破裂。葉狹條形至寬條形,具明顯的中脈,比花葶短或近等長,長2-20cm?;ㄝ闳鉅钪?,具3條縱棱,有時棱為狹翅狀,高10-100cm下部被葉鞘;總苞單側(cè)開裂?;?裂,早落;傘形花序扇狀至半球狀,具多數(shù)疏散或密集的花;小花梗近等長,比花被片長2-4倍;無小苞片;花紅色、紫紅色、紫色至黑紫色,星芒狀開展;花被片長圓形至狹長圓狀橢圓形,花后反折,先端鈍或凹缺,等長,長5-9mm,寬1.5-2mm;花絲等長,錐形,比花被片略短或近等長,基部合生并與花被片貼生;子房倒卵狀球形,具3圓棱,基部不具凹陷的密穴,花柱比子房長?;ā⒐?-9月。

    歸經(jīng)

    肝;脾經(jīng)

    性味

    味辛;甘;性平

    功能主治

    活血散瘀;祛風止癢。主跌打損傷;槍傷;蕁麻疹;牛皮癬;漆瘡

    用法用量

    內(nèi)服:煎湯,9-15g。外用:適量,搗敷。

    臨床應用

    作菜食可健脾養(yǎng)血,強筋壯骨。

    摘錄《中華本草》
更多中藥材
  • 《全國中草藥匯編》:白龍穿彩別名白龍串彩、白龍蒼、白龍昌菜、白花益母草、膿瘡草來源唇形科盤澤草屬植物白龍穿彩Panzeria alashanica Kupr.,以全草入藥。夏季花未開或初開時割取全草,曬干。性味辛、微苦,平。注意孕婦及無瘀者......
  • 《中藥大辭典》:百兩金拼音注音Bǎi Liǎnɡ Jīn別名八爪龍、八爪金龍(《草木便方》),開喉劍、葉下藏珠、狀元紅(《天寶本草》),山豆根、鐵雨傘、真珠涼傘(《福建中草藥》),野猴棗、珍珠傘(江西《草藥手冊》)。出處《本草圖經(jīng)》來源為紫......
  • 拼音注音Bǎi Liǎnɡ Jīn Yè出處《福建中草藥》來源為紫金??浦参锇賰山鸬娜~片?;瘜W成分莖、葉含紫金牛酸、巖白菜素。性味《福建中草藥》:“微咸,涼?!肮δ苤髦巍斗诸惒菟幮浴罚骸鞍鼡p傷,涂諸瘡,通淋。“摘錄《中藥大辭典》......
  • 《中國藥典》:百合拼音注音Bǎi Hé別名野百合、喇叭筒、山百合、藥百合、家百合英文名BULBUS LILII來源本品為百合科植物卷丹Lilium lancifolium Thunb.、百合Lilium brownii F.E.Brown ......
  • 《中藥大辭典》:百合子拼音注音Bǎi Hé Zǐ出處《綱目》來源為百合科植物百合等的種子。功能主治孫思邈:“治腸風下血,百合子酒炒微赤,研末,湯服。“摘錄《中藥大辭典》《中華本草》:百合子拼音注音Bǎi Hé Zǐ英文名seed of Gr..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