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醫(yī)古籍
  • 三匹葉

    《全國中草藥匯編》:三匹葉拼音注音Sān Pǐ Yè別名

    豆角柴

    來源

    豆科三匹葉Campylotropis cavaleriei (Levl.)C. Y. Wu[C. velutina A. K. Schindl.],以入藥。

    生境分布

    云南、貴州。

    性味

    苦、澀,平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通經(jīng)活血,舒筋絡(luò),收斂止痛。主治腹瀉,赤白痢,慢性肝炎,腹痛,風(fēng)濕痛,痛經(jīng)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1~2兩,水煎服。

    摘錄《全國中草藥匯編》《中藥大辭典》:三匹葉拼音注音Sān Pǐ Yè出處

    《云南思茅中草藥選》

    來源

    為豆科植物絨毛杭子梢。夏、秋采收,切片曬干。

    生境分布

    生于山坡灌木叢中。分布于云南、貴州等地。

    原形態(tài)

    亞灌木,高1~2米。嫩枝有黃色絨毛。葉互生,復(fù)葉有小葉3枚,基部小葉為倒卵形,頂端小葉漸小,呈狹橢圓狀披針形,上面綠色,下面被絨毛,銀白色。總狀花序腋生或頂生;復(fù)組成圓錐花序;萼鐘形,5裂,其下有結(jié)節(jié);花淡黃色,龍骨瓣彎曲有喙。莢果。

    性味

    苦澀,平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通經(jīng)活血,舒筋絡(luò),收斂,止痛。治腹瀉,赤白痢,慢性肝炎,腹痛,風(fēng)濕痛,痛經(jīng)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內(nèi)服:煎湯,1~2兩。

    復(fù)方

    治慢性腹瀉:三匹葉根、干姜、胡椒。水煎服。

    摘錄《中藥大辭典》
更多中藥材
  • 拼音注音Bái Guǒ Shù Pí出處《滇南本草圖說》來源為銀杏科植物銀杏的樹皮?;瘜W(xué)成分含鞣質(zhì)。內(nèi)皮含莽草酸。木質(zhì)部分含纖維素41%,半纖維素26%,木質(zhì)素33%,葡萄糖甘露聚糖(或半乳糖葡萄糖甘露聚糖),阿拉伯糖-4-o-甲基葡萄糖醛......
  • 《中藥大辭典》:白果根拼音注音Bái Guǒ Gēn出處《重慶草藥》來源為銀杏種植物銀杏的根或根皮。9~10月采。原形態(tài)植物形態(tài)詳“白果“條?;瘜W(xué)成分根皮含白果苦內(nèi)酯C、M、A、B。性味味甘,性溫平,無毒。注意寒盛未解,勿用。功能主治益氣補......
  • 拼音注音Bái Guǒ Hú Jì Shēnɡ別名歐寄生來源藥材基源:為桑寄生科植物卵葉槲寄生的帶葉莖枝。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:Viscum album L.var.meridianum Danser[V.albumL.subsp.merid......
  • 別名硬根紫草來源紫草科白果紫草Lithospermum officinale L.,以全草入藥。生境分布新疆?;瘜W(xué)成分根含紫草色素。功能主治外用治關(guān)節(jié)炎。用法用量全草適量,煎水外洗。摘錄《全國中草藥匯編》......
  • 《全國中草藥匯編》:白槍桿拼音注音Bái Qiānɡ Gǎn別名根根藥、對節(jié)木、狗骨頭樹來源木犀科白蠟樹屬植物白槍桿Fraxinus malacophylla Hemsl.,以根入藥。秋冬采,洗凈切片,曬干。性味苦、澀,寒。功能主治清熱,利..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