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醫(yī)古籍
  • 青箭

    《中藥大辭典》:青箭拼音注音Qīnɡ Jiàn別名

    竹節(jié)黃(《中草藥植物》)、小接骨(《廣西藥植名錄》)。

    出處

    《廣西藥植名錄》

    來源

    為爵床科植物柔刺草全草。夏、秋采。

    生境分布

    生于疏林或灌叢中。分布我國(guó)南部及西南。

    原形態(tài)

    披散草本。莖具細(xì)致縱紋,嫩枝被短茸毛。葉披針形或卵狀披針形,略彎曲呈鐮狀,長(zhǎng)4~11厘米,全緣或有齒?;ò导t色,為下垂的聚傘花序生于枝頂,苞片和小苞片均小,線形;萼片5,線狀錐尖;花冠管長(zhǎng),肢2唇形;雄蕊2。蒴果長(zhǎng)橢圓形,長(zhǎng)約0.5厘米,有短柄;種子4顆。

    性味

    《中草藥植物》:"甘平。"

    功能主治

    治黃疸型肝炎,跌打骨折,風(fēng)濕疼痛。

    ①《廣西藥植名錄》:"調(diào)經(jīng),去瘀,消腫,止痛。治跌打骨折,貧血,黃疸,風(fēng)濕。"

    ②《中草藥植物》:"有清肝利膽作用,治療黃疸和肝炎腹水。"

    用法用量

    內(nèi)服:煎湯,1~3錢。外用:搗敷或煎水洗。

    摘錄《中藥大辭典》《中華本草》:青箭拼音注音Qīnɡ Jiàn別名

    柔刺草、竹枝黃、竹橫、剽黃、小接骨、竹葉青、竹兒王、竹節(jié)王、拔彈藤、柔枝節(jié)骨草、鱷嘴花

    英文名Herb of Drooping Clinacanthus出處

    出自《廣西藥植名錄》。

    來源

    藥材基源:為爵應(yīng)酬科植物扭序花的全草。

    拉丁植物動(dòng)物礦物名:Clinacanthus nutans (Burm. F.) Lindau [Justicia nutans Burm.f.]

    采收和儲(chǔ)藏:全年均可采,洗凈,切段,鮮用或曬干。

    生境分布

    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:生于疏林或灌叢內(nèi)。

    資源分布:分布于廣東、海南、廣西、云南等地。

    原形態(tài)

    扭序花 高大草本。直立或有時(shí)攀援狀;莖圓柱表,干時(shí)黃色,有細(xì)密的縱條紋。葉對(duì)生;葉柄長(zhǎng)約6mm;葉片披針形或卵狀披針形,長(zhǎng)5-11cm,寬1-4cm,先端彎尾狀漸尖,基部稍偏斜,近全緣;側(cè)脈每邊5-6條?;ㄐ蚓o縮成頭狀,生于分枝頂端,花序長(zhǎng)1.5cm,被腺毛;苞片線形,長(zhǎng)約8mm,先端急尖;萼5深裂,裂片線狀披針形,被腺毛;花冠深紅色,花冠管基部較狹而稍彎曲,向上漸大,冠桅二唇形,上唇直立,披針形,2形裂,下唇長(zhǎng)圓狀三角形,3淺裂;雄蕊2,著生近花冠管喉部,花藥1室;花盤環(huán)狀,子房無毛,每室有2個(gè)胚珠,花柱細(xì)線狀,柱頭單一。蒴果?;ㄆ?-5月。

    性狀

    性狀鑒別 本品為帶葉枝條。莖表面具細(xì)致縱行紋理,嫩枝有短柔毛。葉對(duì)生,多皺縮或破碎,完整葉片披針形或卵狀披針形,有的略彎曲呈鐮刀狀,長(zhǎng)3-11cm,先端漸尖,基部楔形,全緣或有細(xì)齒;具短柄。

    化學(xué)成分

    根莖含羽扇豆醇(lupeol),白樺脂醇(betulin)和β-谷甾醇(β-sitosterol)[1]。

    性味

    味微苦;淡;性涼

    功能主治

    清熱利濕;活血舒筋。主濕熱黃疸;風(fēng)濕痹痛;月經(jīng)不調(diào);跌打腫痛;骨折

    用法用量

    內(nèi)服:煎湯,15-30g。外用:適量,搗敷或搗汁涂。

    各家論述

    1.《廣西植物名錄》:調(diào)經(jīng),去瘀,消腫,止痛。治跌打骨折,貧血,黃疸,風(fēng)濕。

    2.《中草藥植物》:有清肝利膽作用,治療黃疸和肝炎腹水。

    摘錄《中華本草》
更多中藥材
  • 《中藥大辭典》:白茅針拼音注音Bái Máo Zhēn別名茅苗(《本經(jīng)》),茅筍、茅針(《本草拾遺》),茅錐(劉禹錫《傳信方》),茅蜜(《醫(yī)林纂要》),茅荑、茅揠(《植物名實(shí)圖考》),茅芽(《醫(yī)學(xué)衷中參西錄》)。出處《本草拾遺》來源為禾本科......
  • 拼音注音Bái Jīnɡ Yā Cōnɡ別名豬尾巴、羊奶子、倒扎草、筆管草、水風(fēng)、茅草細(xì)辛、獨(dú)腳茅草來源菊科鴉蔥屬植物白莖鴉蔥Scorzonera albicaulis Bunge,以根入藥。秋季采收,除去須根,洗凈曬干或蒸后曬干。性味甘、......
  • 拼音注音Bái Cǎo別名倒生草、白花草來源藥材基源:為禾本科植物白草的根莖。拉丁植物動(dòng)物礦物名:Pennisetum centrasiaticum Tzvel.[Pen-nisetum ongolicum Franch.;P.flacci......
  • 別名倒生草來源禾本科白草根Pennisetum flaccidum Griseb.,以根狀莖入藥。生境分布東北、華北、西北、西南。性味甘,寒。功能主治清熱涼血,利尿。主治急性腎炎尿血,鼻衄,肺熱咳嗽,胃熱煩渴。用法用量5~8錢。摘錄《全國(guó)中......
  • 《中藥大辭典》:白草莓拼音注音Bái Cǎo Méi別名三匹風(fēng)、野楊莓、草莓(《西藏常用中草藥》),白泡兒、白藨、白蒲草(《云南中草藥選》),只大薩曾(藏名)。出處《云南中草藥選》來源為薔薇科植物白草莓的全草。5~10月采集全草,洗凈,切段..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