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醫(yī)古籍
  • 青瑯玕

    拼音注音Qīnɡ Lánɡ Gān別名

    石珠、青珠、石欄干

    來源

    藥材基源:為鹿角珊瑚科動物鹿角珊瑚群體的骨骼及其共肉。

   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:1.Acropora pulchra(Brook)2.Acropora sp.

    采收和儲藏:用網(wǎng)采收,或用錐子、鑿子等工具進行潛水采集,一般采后洗凈,晾干,擊碎即可。不能用淡水浸泡,以免共肉腐爛脫落。也可根據(jù)化學(xué)提取要求,用有機溶劑浸泡,或快速冷凍。

    生境分布

    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:生活時為咖啡色,有時為青綠色;基部為咖啡色。

    鹿色珊瑚是淺水造礁石珊瑚中的主要成員。

    資源分布:我國西沙群島及海南島的珊瑚礁平臺和向海斜坡上,在水質(zhì)清潔、底質(zhì)堅硬及浪小較穩(wěn)定的環(huán)境均有分布。

    原形態(tài)

    1.佳麗鹿角珊瑚,珊瑚骨骼樹枝狀,分枝短粗,由于分枝頂端漸尖,使軸珊瑚體顯得更大,為顯著特征。軸珊瑚體圓柱形,直徑2.5-3mm,少數(shù)徑2mm,杯孔1.5-2mm,突出2-3mm,第1輪隔片6個發(fā)育良好,第2輪發(fā)育不全,較狹,壁溝槽狀。輻射珊瑚體半管唇狀,于分枝基部為唇狀突起或少數(shù)隱埋,第1輪隔發(fā)育不全,2個直接隔片顯著較大,其余均為刺狀或大小小不等,壁溝槽刺狀或刺網(wǎng)狀。

    2.鹿角珊瑚,鹿角珊瑚絕大部分呈分枝狀,在分枝或小枝頂端有一個“軸珊瑚體”和眾多的“輻射珊瑚體”,其形狀大小以及顏色和隔片的輪數(shù)為分類的主要特征。該屬由于變異太大,是石珊瑚鑒定中最困難的一屬,目前分類極為混亂。有些種名暫難統(tǒng)一和確定。

    化學(xué)成分

    鹿角珊瑚雖95%以上是碳酸鈣,但尚含其他海性成分,如我國南海的期氏鹿角珊瑚Acropora studeri(Brook)的活體中含有24-亞甲基膽甾醇(24-methylenccholosterol),24-甲基膽甾醇(24-methylcholensterol)及柳珊瑚甾醇(gorgosterol)。佳麗鹿角珊瑚A.pulchra(Brook)含正十六碳醇(n-hexadecanol),(24S)-24-甲基甾醇,胸腺嘧啶脫氧核核苷,尿嘧啶脫氧核苷,胸腺嘧啶(thymine)及尿嘧啶(uracil)。

    藥理作用

    對心血管系統(tǒng)的作用,腹腔注射柳珊瑚甾醇(Gs)對清醒和麻醉大鼠均有明顯降壓作用,對氯化鉀引起的離體主動脈條收縮有拮抗作用,但對離體兔耳血管則有收縮作用;對離體兔心則可減少冠脈流量,減慢心率和抑制心肌收縮力;小鼠腹腔注射Gs,對烏頭堿引起的心律失常有明顯拮抗作用;對垂體后葉素引起的大鼠心肌缺血也有明顯拮抗作用。GS尚可延和小鼠常壓耐缺氧的時間。

    性味

    味辛;性平

    功能主治

    祛風(fēng)止癢;解毒行瘀。主皮膚瘙癢;白禿;癰瘍;產(chǎn)后瘀血內(nèi)停;石淋

    用法用量

    內(nèi)服:研末,0.3-0.6g;或煎湯,15-30g。外用:適量,研末調(diào)涂。

    摘錄《中華本草》
更多中藥材
  • 拼音注音Chòu Lěnɡ Shān別名臭松來源藥材基源:為松科植物臭冷杉的葉、樹皮。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:Abies nehrolepis (Trautv.)Maxim.[A.sibirica Ledeb.bar.nephrolepis T......
  • 《全國中草藥匯編》:臭威靈別名大葉兔耳風(fēng)、威靈仙[云南]來源菊科風(fēng)毛菊屬植物棉毛風(fēng)毛菊Saussurea lanuginosa Vant.,以根入藥。夏秋采集,洗凈切碎曬干。性味甘、辛,溫。功能主治潤肺止咳,解毒止痛。用于肺結(jié)核,支氣管炎,......
  • 拼音注音Chòu Shān Niú Bànɡ來源藥材基源:為菊科植物山牛蒡的全草或根。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:Synurus deltoides (Ait.) Nadai [Ono-pordum deltoides Ait;Synurus pu......
  • 《中藥大辭典》:臭山羊拼音注音Chòu Shān Yánɡ別名臭常山(《中國植物圖鑒》),臭苗(《中國藥植志》),大山羊、騷牯羊、地梔子、梔子黃(《貴州民間方藥集》),和常山(《中藥志》),大騷羊(《貴陽民間藥草》),白胡椒、大素藥(《貴州......
  • 別名和常山、胡椒樹、日本常山來源蕓香科臭常山屬植物臭常山Orixa japonica Thunb.,以根、莖、葉入藥。根、莖四季可采,曬干;葉夏秋采集,鮮用。性味苦、辛,涼。功能主治清熱利濕,截瘧,止痛,安神。用于風(fēng)熱感冒,風(fēng)濕關(guān)節(jié)腫痛,胃..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