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醫(yī)古籍
  • 牛伴木

    拼音注音Niú Bàn Mù別名

    果綠勒

    來源

    藥材基源:為忍冬科植物呂寧莢蒾的莖葉。

   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:Viburnum luzonicum Rolfe.

    采收和儲藏:全年均可采收,鮮用或曬干。

    生境分布

    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:生于海拔100-700的山谷溪澗旁疏林、山坡灌叢中或曠野路旁。

    資源分布:分布于浙江、江西、福建、臺灣、廣東、廣西和云南。

    原形態(tài)

    品寧莢蒾 灌葉灌木,高達3m。幼枝、芽、葉柄、花序及花萼均多少被黃褐色或淡黃褐色簇狀毛。葉對生;葉柄長3-10mm;葉紙質(zhì)或厚紙質(zhì),葉片橢圓形狀卵形、卵形至寬卵形,長3-8cm,寬2-5cm,先端漸尖或銳尖,基部寬楔形或近圓形,邊緣有外展齒牙,上面暗綠色,在放大鏡下可見無柄的透明微小腺點,側(cè)脈5-7條,伸達齒端,與中脈在葉上面凹限,在下面突起。復(fù)傘形式聚傘花序常生于具一對葉的側(cè)生短枝之頂或頂生小枝上,直徑3-5cm;總梗無至長達1.5cm,第1級輻射枝5條;花生于第3-4級輻射枝上;花萼長1.5mm,萼瞪三角形,微小;花冠白色,輻狀,直徑4-5mm,外被簇狀短毛,花冠裂片長于冠筒;雄蕊5;花柱長于花萼,連柱頭長1mm。核果卵圓形,長5-6mm。紅色;核甚扁,寬卵形,長4-5mm,直徑3-4mm,有2條淺腹溝和3條淺背溝?;ㄆ?月,果期10-12月。

    性味

    味辛;性溫

    功能主治

    祛風(fēng)除濕;活血。主風(fēng)濕痹痛;跌打損傷

    用法用量

    內(nèi)服:煎湯,3-9g。外用:適量,搗敷。

    摘錄《中華本草》
更多中藥材
  • 《全國中草藥匯編》:半邊錢拼音注音Bàn Biān Qián別名蝴蝶葉、羅藟草、馬蹄金、三腳虎、錢鑿草、馬蹄香[福建]來源豆科蝙蝠草屬植物鋪地蝙蝠草Christia obcordata (Poir.) Bahn. f.[Lourea obc......
  • 拼音注音Bàn Biān Fēnɡ別名老虎斑英文名Tsoong Pellionia出處始載于《新華本草綱要》。來源藥材基源:為金縷梅科植物蕈樹的根。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:Altingia chinensis (Champ.)Oliv.ex H......
  • 《全國中草藥匯編》:博落回拼音注音Bó Luò Huí別名號筒梗、三錢三、泡通珠、博落筒來源罌粟科博落回屬植物博落回Macleaya cordata (Willd.) R. Brown,以全草入藥。秋季采收,曬干。性味苦,寒。有大毒。注意不......
  • 《中藥大辭典》:卜芥拼音注音Bǔ Jiè別名老虎耳、尖尾芋(《廣西實用中草藥新選》),獨腳蓮、觀音蓮、山芋(《四川常用中草藥》),老虎芋、小蟲芋、狼毒(《廣西藥植名錄》),尖尾芋、尖尾風(fēng)(《南方主要有毒植物》)。出處《廣西實用中草藥新選》來......
  • 拼音注音Biàn Yè Rónɡ別名金不換出處始載于《廣州植物志》。來源藥材基源:為??浦参镒?nèi)~榕的根。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:Ficus。Variolosa Lindl.ex Benth.采收和儲藏:全年均可采收,鮮用或曬干。生境分布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......